2、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设计是一个团队工作,一个产品从概念提出到制造出来,需要各类工作人员的协调完成。因此,为了真正是学生了解整个产品开发设计的流程,每个学生不仅要参与产品设计各个环节的实践,同时还要同相关的同学进行交流协作。
因此,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进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创新设计在小组内完成。根据各个设计院系的实际情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可以实行导师组制,即根据师资的具体情况,把十几名指导教师分成4-5个组,每组2-3人,每组带6-9名学生。在分组时原则,考虑到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每组都配备了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另外还注意到让不同专长、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结合到一个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
教师负责设计题目的设定,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思考、讨论和动手。为了避免出现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个别同学消极怠工的局面,还应该使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在对各个小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要对各组每个成员的成果要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

3、由教师安排教学的进程以及学生设计的进度。
《产品设计》课程的实践摘要及时检查各组学生的设计进度完成情况。
任课教师在安排进度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各个设计环节的开展。每一步环节的完成质量都影响着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任课教师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把关,指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收获与不足,使学生对这门课程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任课教师要注意发挥优秀作品的示范作用,对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提出表扬,在提倡合作氛围的同时,鼓励竞争,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六、《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举例
《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该课程结束之后,获得产品开发设计的基本经验,以便适应设计行业的需要。下面列举一些效果突出的教学方法来讲。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中包含一定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可以说,案例是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案例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等等。此外,由于将学生置于一种接近现实的情景之中,还能使学生积累一些将来用得上的经验。案例准备、分析与辩论、案例总结和撰写案例报告等。
在产品设计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些现实中的设计案例,可以是经典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本人等直接参与过的设计案例,比如,苹果公司的“ipod”MP3的设计过程等。同时,任课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设计题目也可以成为设计案例,在这种案例教学中原则,任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共同进步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2、思维风暴法
这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极限,鼓励同学们奇思妙想,不要受到现实产品、现实科技水平和现有观念的束缚,其中有一些幻想的味道,是纯粹的概念性的创新。
这是一种积极的创造,也许这不符合真正的设计工作的要求,但是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是有积极意义的。任课教师的作用是在产品设计的开始阶段应该充分鼓励学生去想,然后再视图寻找方法实现这些想法,如果在现实中不可行,再一步步追求近似结果。只有在进行充分的概念创新之后,才能真正的创造出最有新意和最有价值的产品。

3、换位模拟法
换位法是指站在企业客户或者消费者群体的角度进行设计思考和设计创新。可行的办法是采用模拟身份的方式对学生的设计提出批评指正和各种要求。
由于一般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可以让每个小组再进行设计创作的同时,模拟企业客户或者消费者群体的身份,对其他小组的设计作品提出疑问和看法。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上,那么主要是从设计和制造的成本、可行性等方面去考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则是从美观性和使用的舒适及方便程度进行的考虑。
我们知道,产品设计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是一个一步步接近最优化的艰苦过程。任课教师的作用是不仅要对每个小组的设计做出评价,同时要对各小组对其他组的提问进行评价,看看问题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问得很关键,以此来鼓励同学们严谨得治学态度和设计精神。
4、产品分解法
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产品或者带有配套设备的产品,可以将产品分解位若干各部分,分给不同小组去做。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懂得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设计的统一性和关联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适应能力。比如,对一两大型运输卡车的设计,可以将卡车分为车头,车内部及车尾的设计,要使各个小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汽车的细节设计原则,同时使最后的完整产品不失统一感与和谐美。
七、《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分析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学成果的评价使紧密相关的。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完成情进行考核,并结合学生的最终作品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由于《产品设计》课程是个高度重视实践的课程,因此重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因此,这门课程一般步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首先,任课教师由于参与了学生设计的各个环节,因此,要注意对每个环节的考核,要把各个环节的成绩同最后设计作品的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如果任课教师只看最后的设计效果图的好坏,显然不能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其次,老师应当避免个人武断的评价。因此,设计一个没有完全标准答案的题目,因此老师个人的评价不能真正体现一项设计的好坏。整个设计课程的评价最好由整个设计院系的所有老师共同完成,这样各个老师可以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价,那么这个评价结果才是一个更为客观公正的结果。
最后,《产品设计》课程是一个总结性的课程,是一个工业设计本科学生各门功课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有必要把学生的作品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进行评价,比如,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公开展览,或者把作品放到相关的设计竞赛中去,这样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并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高文著,《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8]腾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