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在开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美国产品设计教学现状分析。般采取以下原则来实现教学目的。创造构想发展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原则,方法,评价体系
一、《产品设计》课程特点分析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主要内容有,讲授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必经之路,它包含了从构思到最终产品的设计及设计评价的整个过程。知识点包括:产品设计概论、产品创新设计原理、产品设计程序和产品概念创新等。《产品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这个课程有如下特点:
1、这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课程。
《产品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要求学生把所学的造型基础、工程制图、人机工程学、效果图技法、模型制作和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综合起来,完整的将一个或若干个产品从设计的准备阶段、初步阶段、深入阶段、完善阶段到完成阶段等从头到尾做下来,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熟悉整个流程,并且学以致用,因此,《产品设计》又可以说是一门应用课程。一般来说,这门课程安排在本科教学当中靠后的阶段。
2、这是一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
这门课程重在设计行为的本质——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设计思维的模式,创造构想发展的方法,设计思维与设计实践。那么,这首先要求学生打好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即掌握好产品设计的要素,方法原则,以及创新思维的理论问题。与此同时,要把理论问题转化为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扎扎实实的把一款或多款的产品设计从头到尾做下来。
二、美国产品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二战以后,工业设计在美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完善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产品设计教学在美国同样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产品设计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美国产品设计教学强调产品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任课教师一般按照严格的程序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这样使得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更快的适应未来的工作。
2、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设计师只有善于同各方面打交道才能胜任设计的工作。因此,美国的产品设计教学往往促使设计专业的学生同其他学院,如工程学院或者管理学院的学生合作来完成产品的设计开发。
3、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
美国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源地,也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得最充分的国家之一。计算机辅助设计极大的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美国的产品设计教学十分重视计算机的应用。美国的设计专业的学生利用最先进的设计软件完成设计任务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4、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包括出草图,计算机建模以及制作模型等实际的操作能力。美国的产品设计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出结果的效率,这都是为了学生未来真正从事设计工作做准备。
5、重视设计信息的收集分析
美国的产品设计教学重视设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甚至包括对其他国家的设计资料的收集,为的是对设计进行更准确的定位,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进行构思,从而使设计成为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过程。
三、非物质时代的产品设计教学研究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信息技术极大的改变了人化自然的面貌,人类逐步进入了非物质时代。非物质时代的特点是,人类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多的应用了虚拟的信息技术,而同物质实体的接触相对减少。比如说网络可以把不同地域的人和事联系起来。那么,非物质社会的巨大影响也必然波及到设计领域,从设计的方法和观念上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在非物质社会,设计更多的强调人性化、趣味化、情感的体验以及小批量,多样化的生产,满足用户的自主需求,使用户参与的设计的过程中来。
1、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新的设计理念。
进入信息时代的设计原则,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方法”、“方法论”。非物质设计要求设计教育提供给人们的应该是方法或方法论,强调概念和创意,而不是把设计当成一种技术或一种谋生的手段带给我们的设计师。
产品设计不再是简单的产品造型设计,或者是产品功能上的增减。任课教师必须给学生灌注新的设计理念,即设计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创新,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
2、适当改变传统的从市场调查到设计制造的设计模式的教学。
在非物质时代背景下,设计不在是传统的从市场调查、概念提出、草图、模型、工程图制作到生产制造等简单的过程,新的设计方式如并行设计和逆向设计等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在这种形式下,任课教师应该适当淡化传统的设计模式,而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技能。
3、虚拟教学
信息时代又可以成为非物质时代,或者叫虚拟时代。在这个背景下,虚拟教学成为了新的教学方式。虚拟教学包括教师虚拟化,学生虚拟化和三是教学资源虚拟化等三个方面。在开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虚拟教学的手段来实现更好的教学目的。比如,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使在企业或工厂的设计人员或者任课教师现身说法,为学生演示产品设计的过程。
四、《产品设计》课程教师与学生的状况分析
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工业设计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由绘画、工艺美术和工程图学、机械、材料等专业改行,缺乏工业设计的实践和系统训练,尽管有高职称、高学历,但从事新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尚显不足。还有一些专业教师是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既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也缺乏教学经验。另有一些专业教师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其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更新、充实、提高。现在设计艺术专业普遍强调专业特点而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有的教师上课放任自流,养成学生自由散漫。教师打分随意性大、感情用事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文件(大纲、计划、教材等)不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工业设计的任课教师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从思想观念到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任课教师普遍缺乏设计公司或制造企业的直接工作经验。我们说产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从市场调查,草案提出,与工程师的合作以及到最后的生产制造等,这些都需要以实践经验为背景才能获得良好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但是我们的任课教师往往缺乏类似的经历原则,即使具备类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也往往是在设计理论上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而不懂得真正从事设计实践的甘苦。这使得《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纸上谈兵。
2、任课教师往往缺乏掌握最新设计工具的能力。随着非物质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了设计师必不可少的设计工具。计算机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具有比手工表达明显的优越性。比如,用计算机制作的效果图,不仅速度更快,造型更准确,而且更具有逼真感和感染力,这样更加方便于交流和传达信息。然而,计算机是一个新事物,并且是一个不断快速发展的事物,最新最便捷的设计软件往往在一两年之内就要更新换代,我们的任课教师很少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一般来说,任课教师都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扎实的手头表达能力,但是对于计算机都相对陌生。这样就无法指导学生利用最先进的工具表达创意。
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主要设立在艺术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两者在教育指导思想、师资、生源上都存在差异,两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有所不同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或者同一个设计院系,同时具有理工类和艺术类的两种生源。两种生源具有各自的特点,任课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并且注意加强两类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便两者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分析
《产品设计》课程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产品设计的创新原理、产品设计开发程序、产品设计商品化、产品功能设计原理、产品形态设计原理和产品设计趋势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训练,产品设计的各阶段的实施等内容。当然,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配合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是学生真正获得开发设计产品的技能。
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设计流程,能应用基本的理论和综合手段,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有产品开发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各大设计院系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时,一般采取以下原则来实现教学目的。
1、以教师为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构思创作。
教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原则,教师首先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创作。
比如,在讲到发散思维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教师要讲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理论。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发散思维的概念、特征、作用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等。那么在这之后,教师要主动的引导学生做发散思维的练习。
教师引导的方法主要包括:
(1)图片引导
这是指教师通过图形图像的展示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比如,教师用投影仪放了一张鸽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发散联想。
(2)语言引导
这是指通过概念的提出来启发学生的联想,比如,老师说出一个“口香糖”,那么鼓励学生去进行发散联想,比如,黏合剂。
任课教师应当跳出知识的圈子,强化能力培养的意识,努力探索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和途径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和引导学生实现以研究和创新为本的学习。对课程,对问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要挖掘深层的东西,要通过追究老师的解题思路去培养自己的探索兴趣与能力,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爱科学、爱学科、爱专业的精神和踏实的科学态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