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当前中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关键是要普及书法教育。针对现状浅谈解决对策。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书法课。出题方十分重视对学生书写水平的考查。
论文关键词:中学,书法教育,现状,对策,学校,学生
前言
前几年韩国国人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积极, 在继“活字印刷术发明”和“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将中医改为“韩医”和宣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之后,又将申遗目光投向了中国书法艺术。早在2005年举办的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上,一位韩国教授提出应当废除中国的“书法”、日本的“书道”等名称,全东亚都统一为韩国的“书艺”。韩国大张旗鼓提出书法申遗显然是对当代中国书法水准与价值的质疑,引起了国人的高度觉醒,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呼声空前高涨。
200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赵丽宏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名为《建议将中国书法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响应并于当年完成了申遗程序。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人总算保住了中国“书法”地位和名分。但要继承发扬中国书法,光“申遗”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普及书法教育。
据有人粗略统计,目前我国练习书法人数过亿,可谓一支浩荡大军。但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指出:“这支大军中多是中小学生和老人,16岁到50岁之间的书写者是个断档,中小学生和老人的书法热也仅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这种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戴小京表示:“只有在书法这片土壤不流失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书法苗子和书法大家。但是学校,现在上海书协根本招不到25岁以下的年轻会员。” 而我们的邻邦日韩,书法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有统计数据显示,每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热衷于书法。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书法课,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毕业,6年时间已小有所成。在总人数约4800万的韩国,研习书法者逾10万人。书法广受青年人喜爱。有报道说,“韩国人甚至在枫冷江寒、雪花旋舞的季节张设150米长的白绫,在浩大的天地间挥洒狂草”。书法,几乎成为了这个民族的盛世狂欢,无怪乎人家韩国要“抢注”所谓“书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一、当前中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一)高度重视书写水平的考查,而不重视书法课程的开设。从各地语文考试包括中高考的语文试卷上看,都有卷面分,分值从开始的3分左右已普遍逐渐增加到现在的5分左右,不仅如此,很多地方的语文考题除卷面分外还有单独的书写题,一般是5分左右。也就是说,出题方十分重视对学生书写水平的考查,学生的书写和卷面质量占据了10分左右的分值,超过了字词考查和古诗文考查各自的分值论文怎么写。但在实际阅卷中,特别是在重大考试阅卷中,阅卷老师顾忌到学生的得分对学生自身的重要影响,给出的分数并没有因书写质量好坏而产生明显的差异,相差不到3分,结果是你好我好全都好,大家都差不多。这也直接导致了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写字训练虽很重视,但又不愿也不必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书法训练和练习,也就难有旨在提高书写水平的有效措施出台并积极付诸实施。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学校很少开设书法课,学业评价的标准依旧放在文化课上。
从国家层面看,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中,书法教育的位置始终未能摆正。虽然新课程标准在中学书法科方面也有所体现,但没有国家编制统一的各类型的书法教材,没有硬性地规定书法课成为必修科目,也导致了学校的书法课程设置及评价缺乏参照。
(二)中学书法教育理论不足,经验缺乏,师资匮乏。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在其理论的观照下实践和提高的学校,而理论又是从实践中得以总结和升华的,书法教育当然也是如此。书法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主要有两方面构成:书法学和教育学。要求书法老师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得掌握必备的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从教育的角度引领和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目前,中国书法教育家只是少数,而这些书法教育家以高校居多,大多以研究高校书法教育为主,从事中学书法教育研究和理论的极为少数,在教师进修院校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学书法教育就缺乏理论上的支撑,更缺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成功的经验。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严重紧缺,在笔者生活的城市,市区里的中学基本上没有书法课教师。有的农村中学连体音美课的专业教师都没有,书法课也可想而知。目前在书法教育较好的学校,书法课却由语文老师兼任,有些语文老师并不擅长书法,有的书法水平还很拙劣,书法教学难以胜任,还有的干脆上语文课,这样一来,学校里的书法课也就形同虚设。实想,一个书法知识少的可怜的教师怎样能上好书法课?不上书法课、没人上书法课、不会上书法课,是目前中学书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注重结果,轻视过程;注意个体,轻视全体。
经常看到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常联合一些书画组织举办一些中小学书画比赛之类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所做的只是征集学生的参赛作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进行评比和颁奖。至于这些作品产生的过程似乎与这些部门无关。这种貌似重视书画教育的行为,实际上是目前中国教育“重结果,轻过程”这一通病的一个缩影而已。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及教师受教育成果功利性的影响,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是把学校和班级几个书法特长生作为“王牌”,视为书法教育成果,以应付比赛或检查。一些家长为了孩子速成,有些教师为了名利,让学生放弃对古贴的临习,而转临摹一些以前书法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或者是临写某几个字,或者对学生进行集中操练和制作学校,一幅老师的作品,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大家满意为止,有时甚至老师索性代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奖。
在中学教室里,也常见“学校文化专栏”和“班级文化专栏”内琳琅满目的学习书画作品。但这大都是学生靠在小学是书画底子和校外参加专习班修得的技能完成的作品。很少是在中学学段通过学校书法教育获取的,而那些在小学阶段掌握的一些书法技能,最终也随着中学作业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加大,学校对书法教学的漠视和遗弃而渐渐逝去。
(四)近9成中学生写字难看,对书法缺乏兴趣。
上海明略市场策划曾对上海市11所中学319名初、高中学生的写字观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有近九成中学生表示自己写字难看。对那些不想改善字迹的学生,他们的理由依次为:可以用电脑的占75.6%;字写好也没有用的占23.3%。对此,有关教育专家指出,现在中学生写字难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书法不是一门具体课程,它仅仅是一门基础性的技能,远不如数学外语这些课程受到中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电脑的普及也变相降低了学生对自己字迹的要求,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似乎更重视电脑的学习与操作,认为“现在都进入信息时代了,什么都是用电脑,你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大部分学生对写字都缺乏兴趣,认为比较枯燥、艰苦、乏味。虽然有些学生参加过书法培训,到了真正需要吃苦下功夫的时候,就不情愿了。第三方面,应试教育的弊端,铺天盖地的作业压得学生根本也没有时间来正正规规写字,认认真真写好字。于是只图完成任务,字就越画越乱,近9成学生写字难看就难以避免了。 不仅如此,学生执笔姿势不当现象十分普遍。这个拇指压着食指,那个笔杆垂直于纸面,还有的手腕使劲往里弯,甚至写字的本子都是斜放的……再看看写字的姿势吧,脊背不直,弓腰驼背学校,眼睛距离桌面过近,常常写着写着就趴在桌上写了,“三个一”(眼睛离纸面距离为一市尺,身体离桌面的距离为一拳,手离笔尖的距离为一寸)的要求何在?学生写错笔画划、笔顺的现象就更为常见了。毛笔书法学习不知什么时候起已悄然消失,学校已经没有统一的毛笔写字课。老师不教,学生自己也不写。除了个别有意识的家长,送孩子到专门的书法研习班学习毛笔字外,毛笔字已与大多数的学生“绝缘”了。
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尉天池先生说“没有健全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国书法的发展就不可能根本好转。”
二、 针对现状浅谈解决对策
(一)建立一个健全的书法教育体系。
1、要有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材。现行条件下,由于国家和地方没有统一的书法教材,校本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山西太谷师范附属小学2001年开始投入一定财力由本校职书法教师杨致祥来编撰了一本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字帖,历时六年,成功编撰出《硬笔书法门径》、《硬笔书法教程》、《硬笔行》三本书,大大解决了该校书法教学无教程、无讲解理论的困难,也极大提高了书法教学质量论文怎么写。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一个想搞好书法教育的机构,是有能力解决所有问题的。
2、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一个紧盯升学率的学校,一个只要结果的评价机制,永远不会耐心地去指导所有学生练习书法,因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会考查你书法教育的成果。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才得到保证。虽然有人建议将书法列入升学参考指标以此加强学生对于书法的重视,但如此一来,学生只会觉得不堪重负根本无法领会书法的精神所在,这并不是可取的方法。建立健全书法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完善。
3、加强师资培训,开展系列教研究活动,蓄积书法教育理论
提高师资水平是上好书法课的关健。没有师资,加强书法教育将是一句空话。应该说中等师范学校还是十分重视学生的书法训练的,为小学输出了一定数量的书法教师。以山东文登师范学校为例,学校每周都有由专职书法教师执教的书法课,每课必有作业,每天都有固定的书法练习时间,每学期末必考“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并有“三字”达标标准,不能达标的学生必须进行再次达标。三年下来学校,学生的“三字”大都能小有所成。而反观师范类的大专院校,在这方面就要逊色的多,中学缺乏书法教师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但像山东文登师范这样十分重视书法训练的学校,并没有关于书法教学法的培训,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书法教育研究的薄弱。现阶段书法教育迫切还需要建设一支书法教育教研队伍,能从理论上多层次、多角度去探讨书法教学、指导书法教学实践,尤其是在书法教学的观念上、方法上应该有所发展和突破。
(二)给学生一书法艺术的熏陶,认识到研习书法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正如黑格尔所言:“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所以丰子恺先生指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由此可见,对青少年进行书法教育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即其深刻的内涵正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举措,通过书法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青少年的发展乃至一生大有裨益。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培养认真细致的作风刻苦顽强的意志和乐观高雅的情趣。我们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练习书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书画名人故事的的宣传和对书法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书法的渴望。
【参考文献】
刘克里.《对书法教学现状的思考》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
《新闻晚报》2002年8月06日
刘金霞《当代大学生硬笔书法现状浅析》《教育学刊》2009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