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专家”太损——偏题怪题坑学生-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佚名

论文摘要:“专家”太损偏题怪题坑学生-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专家,偏题,怪题坑,学生
 

当然,如果“爬卷山”、“趟题海”,能把学生历练成聪明智慧、坚韧不拔、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那也值呀!可那“卷山题海”上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犹如“天书”一般,许多习题学生根本摸不着边际。在那些“专家”眼里,这些孩子哪里还是小学生,简直就是从外星球留学归来的博士。有一种小学毕业班语文习题试卷上的内容,从天文到地理、从政治到军事、从现代到历史,古今中外、自然科学、文学常识、诗词歌赋、知识游戏、名人草寇.......无所不揽括其间。我在这里想请教一下专家同志,您读小学的时候能掌握这么丰富的知识吗?也许能,但您那时候条件好,您有时间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名人草寇地学习。我替现在的孩子们说一句,教科书上没有涉及到的,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有的甚至没有条件接触到这么广泛这么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而且我还想不惧嗤笑斗胆问一句:一个人,是否可能、是否需要集这么丰富的知识于一身?就我从现实中分析,研究天文的大约不会考古;带兵的将军不一定知道昆虫鸟兽的生活习性。但你不能否定不会考古的天文工作者的天文成就,也不能说不懂昆虫鸟兽的军事家是笨蛋吧?人的生命有限,有限的生命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我想应该也是有限的,我们怎么就一定要求我们的孩子面面俱到无所不知呢?当然,要求孩子从小面面俱到无所不及地广泛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博览群书,出发点不能说有问题,但作为考题出给学生,真是太难为孩子了!不是每个学生家里都有图书馆,资料室。学生拿到这些题目是什么反应?我描述给大家听听:只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不知所以、无从下手;情绪烦躁、厌学、失望、忿怒......既便你把答案告诉他,让他抄,他都不想听不想抄。因为他难知其然,他厌恶。这与专家们良好的愿望是否完全相悖呢?除加重了学生负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严重的是: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打垮了孩子的意志,摧毁了孩子对未来对生活的信心,剥夺了孩子对人世间的感情!如果有利,也只能是百害而一利。而为这一利,牺牲就太大太大了!

从近些年的习题分析,专家们出题还有一种怪癖,专拣查不到答案的问题考学生。仅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比如小学试卷上的近反义词,书商们为适应市场需要工具书真是层出不穷,种类、名目数以千计,而试卷上有的近反义词你往往查遍工具书你也找不到答案。有的即使能查到答案,答案也是十分的牵强。如果说专家们出题的动机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是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词汇,可有的词往往几个高级教师凑在一起讨论、研究也找不到能对上号的合适答案,这又怎么能达到对学生培养能力,开发智慧,积累词汇的目的呢?再比如“根据成语的意思填成语”这样类型的题目。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文字造诣更是高深莫测、丰富辉煌。成语,更是祖先留下来的词中精粹。它含蓄深邃,用之言简意赅,表达生动形像。一个人能积累、掌握大量的成语,文化修养、素质档次肯定不一样。

而作为向下一代“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学生开掘这块宝藏,应该考虑怎样有利于学生接受、积累。而专家们同样不从实际出发。比如,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意思写出成语,而成语不同于一般的词,每个成语有它特有的固定性,不能随意地更改和变动。如果出题人的宗旨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过或掌握的成语,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问题就出在偏偏学生学过的教科书上你是找也找不到的,而在成语词典中又没法查。有时学生晚上做题,往往一道成语题就要花几小时甚至还找不到,您说,这不是折磨学生是干什么?

至于文章分析,更是荒唐。有的问题根本不叫“问题”,不“问”学生还能明白,一“问”反而糊涂。越说越说不清楚。

数学上同样如此,“找规律”无规律可循,应用题玩文字游戏迷糊学生;高年级教材低年级学,初中的内容让小学生做,出题越来越离奇,越来越怪诞......美其名曰:开发智力吧?然而以我浅薄之见,人的思维能力、智力发育除极少数“神童”之外,就普遍来讲它一定是有规律的。开发智力也必须遵循人的机体正常发育的实际规律,才能有利于教与学,才能有利于素质培养,才能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才能不至于教者教得累,学者学得茫然不知所以,心神疲惫乃至厌学厌世厌人生吧?我们的祖先早就用《揠苗助长》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就我掌握的一些现象中便有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有一张小学四年级试卷上有这样一道扩词的题目,即用“解”、“华”等字各扩三个词。有个学生他拿到题目问:“老师,‘解’怎么扩呀?‘华’组什么词呀?”如果你要认为这个学生成绩一定很差,一定是个差生,那你就错了。这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均不低于九十分以下,因为他们班总平均分数是九十分以上,在他们班他算是最差的。可是能考九十分以上的学生却不会用“解”“华”扩词。读书呢?读不出句子读不准词,造句、作文更不谈。有一个六年级学生不知道“笑”是什么结构......不过,我真的佩服现在这些老师,就以上那些状况的学生,考起试来都能考九十多分甚至一百分。

说实在的,作为四年级学生,不可能不会用“解”“华”组词;而字型结构是小学一年级就学习的知识,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平均一年考三十次也有一百八十次了,一百八十次考试也绝不少于九十次考卷上要出现填写字型结构的题目吧?可孩子“过五关斩六将”考到六年级还不知道“笑”是什么结构?你说是悲哀呢还是好笑?

其实,孩子从一进校门就开始超大量、超难度、超拔高地做试卷、练习题、考试,到了四、五年级即已经身心俱疲,头脑麻木了。小学毕业就几乎陷于疲惫不堪,成了厌学忿世的纨绔儿。进了初中,再由于初中与小学对学生在管理与要求上的截然不同,学生一下有了一种脱缰的轻松和出笼的快乐,孩子的第一感觉是赶快尽情地享受初中,从客观上讲,接受的是小学那个坏了的“熔炉”里冶出的畸形之材这个现实,再由于经济驱动的主观利欲加之领导不力、贪污腐败和主管部门无能以及行政体制错误的管理方法,是合并造成和导致初中学生自由、放纵、蜕变等等不良因素形成的关键。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教师无德——学生做题犹逼命-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应试教育——教师为利人为酿造的“苦酒”-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