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帮老师维持纪律,这时候他们可以拿着教棒任意鞭打老师不喜欢的同学当然,也是有“问题”的同学;老师让他们检查作业,他们有权不认可某位同学的作业,罚你重写,让你不过关......由于成绩好,他们享受着班级里的一切荣耀,陶于上下内外用赞扬、荣誉以及嘉奖编织起来的美丽的光环之中。和那些生活在鄙视、屈辱、打骂中的“问题”孩子相比,他们的眼前是一片光明的“天堂”。他们舒心惬意地生活在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为他们创造的甜美的幸福之中。这样好吗?现实残酷地显示,“优越”,“一帆风顺”使孩子失缺更多:他们仰仗自己的“优势”狂傲不逊,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因为一帆风顺而不知道人世间还有酸甜苦辣,还有痛苦艰辛,还有坎坷不平,还有危难、陷阱。特殊化的享受滋养了他们:争强好胜但却懈怠懒惰;自私吝啬却又挥霍大度;个性刁蛮而又感情脆弱;营养丰富却弱不禁风。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更难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抵御逆流。一旦遇到挫折、打击、甚至不顺心便会成为不堪一击的,经不住风浪的懦夫。例如一位在读博士生从7层高楼纵身跳下自杀身亡的事。究其原因,什么事也没有。可他就那么轻率地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万般无限的悲哀与痛苦留给了自己年迈的父母。
而另有一位北京某大学在读博士后还是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的尖端人才,只因跟女朋友发生争执,便动怒掐死了女朋友。掐死之后他看着尸体不知如何是好,竟然抱起尸体像扔纸片一样把尸体从楼上扔了出去。他脑子里缺失的是什么?他脑子里缺失的正是他在小学就应该明白的人伦情理、德纪纲常。他的悲剧不应该是他的责任,他的悲剧应该是从小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欠他的“教育”课程,是老师的责任!《悲惨世界》的作者,世界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说:“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现在我们的老师像走火入魔一样地搞“应试教育”,实际就是在孩子心灵深处制造黑暗。上述那位博士后,毁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以及女朋友并两个家庭,他还给国家的科技和建设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两例足以够人痛心疾首的了!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