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论文

乌鸟情,愿终养—传统文化“孝”对青少年的影响_论文网

时间:2011-06-06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读《陈情表》不哭则不孝”。当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学习中华文化。
论文关键词:孝,青少年,传统文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7课《陈情表》中有句话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用乌鸦反哺之情打动晋武帝,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古人评论“读《出师表》不哭则不忠,读《陈情表》不哭则不孝”。

“孝”与“忠”构成了中华传统道德两大基本准则。当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学习中华文化,扩展知识;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自我;有助于与人共处,促进和谐。珍惜青春,品味传统;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珍惜生命,建设国家。

一、珍惜青春,品味传统

当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学习中华文化,学好语文知识,尤其是文言文知识。

1、“以孝治天下”

李密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其实,岂只是晋朝“以孝治天下”,中华古国泱泱千年,尽皆如此。《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以,孝敬父母,忠君爱国论文网,立身扬名,都是孝。换一句话说,“以孝治天下”只是中华孝道的一部分。从皇帝的角度说,是个人实践孝道的终极目标;从臣民的角度说,是孝子实践孝道的必由之路。

那么孝子如何事亲呢?《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论语·为政篇第二》“孟懿子问孝”章原文如下: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要违背礼节: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古人强调三纲五常,“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种道德观念强调的是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置在个人利益之上,先追求集体利益然后再满足个人需要。而这种观念一旦深入人心,便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神力”。必修4第12课《苏武传》让我们为忠于大汉的苏武所折服。苏武牧羊北海,强留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捍卫了大汉国威。是什么让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威武不屈呢?我们来看看苏武自己的回答吧。

李陵受单于委派来到北海,“为武置酒设乐”,告诉他兄死弟亡,母故妻嫁,两个妹妹与三个孩子“存亡不可知”;“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的言行让李陵慨然而叹:“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是怎么回答的呢?苏武说:“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惊天动地泣鬼神!苏武一家为了汉武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怪不得历朝统治者极力弘扬孝道。“以孝治天下”,确实有其独特的威力。

2、侍汤药未废离

李密说:“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论文网,未曾废离。”为亲人治病,精心照料病人是履行孝道的人一定会做的事情。古人用药,亲人会先尝试一下甘苦冷暖,觉得合适饮用了,再让病人服用。不要说普通百姓这样,即使是坐拥天下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会如此。西汉文帝刘恒就因为为母亲薄太后亲尝汤药,照料病母,三天三夜没有休息而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二十四孝”之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子夏问孝”章原文如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必修3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了贾母用餐的情景。请看这样的细节: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饭毕……贾母便说:“你们去吧,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

这些细节可谓是“有酒食,先生馔”的典型情景再现。这种等级森严的饮食排场也是孝的一种表现。

按照孔子的意思,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仅仅做到这些,是算不得孝的!真正的孝子还应该经常在父母面前保有愉悦的容色。

明了这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必修2第6课《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刘兰芝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儿媳妇啊,而这样知书达礼的儿媳妇竟然被焦母逼退,则更显焦母的不可理喻,也更加突出了刘兰芝处境的可悲。李密是为了尽孝而未曾废离;而刘兰芝则是“废离”后仍然不忘尽孝!请看: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文章开篇便是刘兰芝的自述。她为什么要丈夫向婆婆提起“及时相遣归”呢?她来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为什么呢?“贱妾留空房”,寂寞而孤独;“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家务繁重人辛劳;“三日断五匹”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已经是高产量了,可是“大人故嫌迟”。原因只是因为焦母看不惯“我”啊!面对此情此景,刘兰芝没有和婆婆争吵,更不要说打闹了。在当今社会,如果有这样的婆婆,做儿媳妇的即使没有打骂,可能也早就跑到天涯海角去了。我们的刘兰芝呢,她只是等到心上的人儿回来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苦衷。

焦仲卿怎么舍得这样优秀的心上人离开自己呢,他便向母亲争取。结果十分无奈,他只能回来“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刘兰芝平时对待婆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而如今既然被驱遣,那就辞行吧。“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面对这样的婆婆,刘兰芝能怎么办呢?她又怎么做了呢?“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论文网,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句不满,有的只是自责,有的只是牵挂,这样的好儿媳妇,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与小姑情深意重,分别之际,泪透衣裳,却仍然叮嘱她,“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刘兰芝回家后的日子好过吗?这样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在娘家自然是一个孝顺的好女儿,懂事的好妹妹,于是,“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命运把她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刘兰芝是“孝道工厂”生产的一个符合标准的“孝道精品”,无论是儿媳妇、妻子、嫂子,还是女儿、妹妹,她的言行举止都是符合角色的规定要求的,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令人扼腕!这吃人的封建礼教!愈是美好的事物破碎了,愈是让我们的心更加痛惜。在这一点上,《窦娥冤》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3、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期功”指什么呢?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以亲疏为差等的丧服有五种,合称“五服”。《礼记·学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孔传:“五服,斩衰至缌麻之亲。”孔颖达疏:“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缌麻也。”

斩衰是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先秦时期,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亦服斩衰。《周礼·春官·司服》:“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

齐衰之服用粗麻布制成,缉边缝齐。服期有三年的,为继母、慈母;有一年的,为“齐衰期”,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有五月的,如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七年》:“礼,父在为母服周年,则天皇后改服齐衰三年。”

期功,亦作“朞功”。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期服亦作“朞服”,凡服丧为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的姑母等,平辈如兄弟、姐妹、妻,小辈如侄、嫡孙等,均服期服。又如子之丧论文网,其父反服,已嫁女子为祖父母、父母服丧,也服期服。

大功、小功,统称功服。因斩衰、齐衰用粗麻布,功服用熟麻布,故名。

大功,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

小功,五服之第四等。其服以熟麻布制成,视大功为细,较缌麻为粗。服期五月。凡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祖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及未嫁从堂姊妹;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之。

緦麻,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教材解释“期功”时说“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具体说来,该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五代之内的亲属。

了解了古代服丧知识再阅读《窦娥冤》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语句了:“自成亲之后,不上二年,不想我这孩儿害弱症死了。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天下乐】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窦娥为夫服丧,当服三年的斩衰。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怎样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意志_德育论文
下一篇论文:以耻感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_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德育论文
最新德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