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案例-沈阳市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1998年,王三贵通过对我国贵州省和云南省的两个县289个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纳行为进行的实证研究,总结出了影响农户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的因素,即:(l)农户与推广人员的联系是影响农户获得农业技术信息的重要因素;(2)更多的获得农业技术信息有助于技术采纳;(3)国家政策影响,各种大众媒介的宣传以及加强相关农业技术的培训都有助于农民对技术的采纳。

2.1.2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

国内的农业产业化研究,首先是对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验的进行总结分析,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1994年以后。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山东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成就上。1997年,山东省农委副主任张永森在《农业经济问题》第10,11,12期上连续发表了“山东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从农业产业化产生的背景和思路的提出,从基本做法到组织实施,从发展趋势到对策建议,都做了系统的总结。理论上的研究比较系统的有牛若峰等一批专家学者。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及评价上,侧重于宏观战略抉择和政策措施选择方面。黄祖辉在1999年发表的《浙江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对策》一文中侧重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对农业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欧阳旭初在2000年出版的《农业经济学》教科书中,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牛若峰、朱泽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书中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丁力、龙方等人对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及农业产业化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先后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评价的8指标和10指标体系。但是,国内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深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利益机制与组织形式的关系,产业重点和具有操作性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显得不够。

农业产业化的国内研究,是从对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实践经验的概况总结起步的,1994年以后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逐步增多。从研究的总体方向上看,有两种取向:一是侧重于宏观战略抉择和政策措施选择方面;另一种则局限于企业微观层次,进行实证研究或比较研究。这两方面比较来看,结果是实用研究比较强,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却显得不足。虽然,一些颇具深度的问题己经被提出来,但深入的研究挖掘和成果的形成尚待作进一步的努力。

2.2国外关于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研究

2.2.1国外关于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 A.熊彼特( J. A. Schumpeter)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Innovation Theory)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在书中,他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所谓“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将创新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据他的观点,“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创新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打破经济均衡的过程。

自创新理论诞生以来,技术创新就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Mansfield)把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斯通曼(Stoneman)则认为,技术创新就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并通过研究开

发,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过程。虽然技术创新的概念提出至今已近一个世纪,但由于技术创新涉及面广,影响很大,而且过程又十分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迄今为止都仍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严格而统一的定义。

在对技术创新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西方学者们还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各种模型。他们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五种模型,即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卡特和威廉斯)、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梅耶和马奎)、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和系统集成网络模型。其中,前两种属于线形模型。

此外,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Jame. M. Utterback)还提出了A-U创新过程模型。他们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产业组织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即在商业和技术上不断尝试和纠错的不稳定阶段、出现主导设计的过渡阶段和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稳定阶段。

在对供求的研究方面,西方主要流派的供求理论一般认为,在供给与需求中,需求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供求研究中,对需求的研究开始的较早,研究也以需求为主。1984年,Sangle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详细地分析和论证了影响技术采用的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他将影响技术采用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即:(1)个人特征,包括受教育程度、社会心理因素、科学倾向、创新倾向、保守程度、组织参与程度和接触信息的程度;(2)资源条件,包括土地规模、灌溉条件、投资能力、信贷条件、市场设施、投入品与农产品价格等。在此基础上,1998年,Sebillote在《未来农业研究与推广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在目前农业技术采用趋于全球化的情况下,农民对技术研究的要求,即“农民担心目前研究方向的制定,没有考虑区域的要求,他们希望研究能更加接近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市场、产品质量、环境问题。他们希望科学家认识到,研究的过程不总是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地进行。他们也希望科学家能够提供特殊的服务并能提前考虑明天将要发生的问题。他们认为农业研究也应当包括涉及到的社会关系,这对于预见一项创新能否被接受,研究的过程如何能够被分享非常重要。特别的因为这一过程越来越面向群体而不是适合于个体。' Harwood也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农希望研究能够直接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并考虑他们的生活环境。”

这些理论研究,为西方发达国家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加速了其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转移到农户的农田中进行,并赋予农业推广以“沟通和创新”的新内涵,即把农业推广过程看作是“与农民交流和沟通以及农民采用技术的过程”,这就更加强调农户的需求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农业技术供给的局限性。西方发达国家近代的农业技术创新起步较早,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高效的创新模式。根据创新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型、合作型和合同型。内部型主体模式是指涉农企业设立自己的研究开发部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它是主体模式的主流;合作创新是指涉农企业之间或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同型主体模式则是指涉农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研究机构、大学和其他企业承担研究开发,然后由企业将合同成果引入市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物联网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