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回答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对每个段落进行分析,同时对句法、语法进行适度的讲解、讨论,以此来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语言。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去推测、去理解,以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通过细读这个环节,学生才可能更加清楚地认识文本,能明白作者的意图以及关键词汇的用法及含义。
四:听录音培养语感
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后,本人通常都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认真模仿录音内容,注意意群停顿和语音语调,并在特殊的地方用笔做出标记,以培养他们的语感。虽然阅读课重点突出读的能力的训练,但是在训练完读的能力之后,如果能让学生再次欣赏一遍文本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以及听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将课文里的重要信息再次复现一遍。
最后:实践应用阶段
经过上述几个阶段,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时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我一般采取三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的方法,另一种则是进行讨论,讨论可以围绕课文的主题,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设计一个相关性很强的文章,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式来完成口头练习。本课我让学生列举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并且表演出我们班级同学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让大家来猜测究竟是哪一位同学)。通过学生的幽默滑稽的模仿以及同学们地捧腹大笑,大家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今后应该如何改正不良习惯,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学生,使德育在无形中渗透入英语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感到我对这节课的挖掘比较透彻,深入到文本内部,由粗到细,逐步递进,符合学生的人之规律。而且课文的导入和最后的生成都比较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有话可讲,并且愿意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因而气氛也比较活跃。
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在新教材中各单元的课文教学,是每个单元的重点。课文所包含的内容涉及面广,词汇量大。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教学既集中了本单元的大部分知识点、语法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阅读理解的能力,是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课文难易程度,充分重视对阅读课的教学,认真挖掘文本,努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师生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