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性化制造的主要模式
从引进设备到中国仿造,从吸收消化到中国制造,从改进提高到中国智造,中国要从一个世界制造中心转变为一个世界创造中心,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新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有望快速形成,4D打印技术必将处于风口。以匠心独运的创新思维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的创意需求,迎接个性化制造时代的来临。由4D打印开启的个性化制造时代具有以下特征:
2.1 个性化制造社群成为普遍的商业模式
在个性化制造时代,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同事、邻居或网友,就可以构建一个社群。这个社群的概念并不一定是和互联网社群一样的大概念。他们是一群以创意产品满足享受需求,以相同兴趣和相同创意理念集结起来的固定群组。他们在社群内互助学习,不断提高创新技能,展示自己独创的创意产品。社群为每个人提供了创意产品交流和制作的服务平台,使社群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各个创意社群相互链接,组成更大的社群群体,这将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生存方式。
2.2 个性化制造网络+的共享平台越来越多
个性化制造的发展必将与“互联网+”联姻,通过分享创意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借助信息技术链接千万人的创意,并构建四大共享平台:
(1)个性化制造门户资讯平台,不断提供有关个性化创意设计制造的行业信息和前沿科技;
(2)个性化创意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各种个性化产品集中到平台上,并向众多社群推广;
(3)个性化创意产品定制服务平台,切实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制造服务。
(4)个性化制造设备共享平台。例如,社群里的人员可以共享一台4D打印机,大家只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创意设计,然后上传到4D打印机上就可以进行打印了。显然,这个社群还可以将这台打印机租出去,这就构成了更大的一个共享经济圈。
3 个性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途径
个性化制造是建立在材料、设备、软件三大技术系统集成基础之上的。即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以及其他智能材料的生产技术系统;4D打印机设备及其它扫描、射频智能设备的生产技术系统以及计算机创意设计和形变程序设计软件的研发扩展系统。伴随着个性化制造的遍地开花,个性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3.1 要加快个性化创意设计的师资建设,筹备个性化制造研究院,组建个性化创意产业研究团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设立3D、4D打印等个性化制造特色专业,制定教育培训标准,编写相应教材,大力提高中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个性化制造应用人才和研发人才。
3.2 确立个性化制造技术的产学研模式,避免产学研的错位竞争。明确主导基础科学、应用研究、共性技术的主体,分工合作,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特别是要重点突破智能材料、大型打印设备及程序软件设计的瓶颈制约。
4 结语
进入个性化制造的时代,产品和生活将变得更加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构想走向广泛应用。在科技高速发展、社会产品经济迈向个人体验经济的今天,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家用4D打印机走进千家万户,4D打印必将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可按人们心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打印出来,个性化制造时代也将这样如期而至,必将迎来各类个性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根.4D打印:改变未来商业生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
[2]李涤尘,苏秦,卢秉恒.增材制造-创新与创业的利器[J].航空制造技术,2015(10):40-4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