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宗教异化论辨析_上帝(神)

时间:2013-02-21  作者:曾广乐

论文导读::本文:一、深入阐述了宗教异化论的源头——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的基本思想;二、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三、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思想,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思想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的关系与异同;四、对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五、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的消极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力图使人们对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宗教异化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宗教,宗教异化,上帝(神)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国家,其内涵往往有一定差异。“宗教异化”就是这样一个概念。长期以来,“宗教异化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我们对宗教本质的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对宗教的许多认识与判断就是以这一基本观点为基础的。然而,在我看来,多年来我们对“宗教异化论”的认识和理解一直存在某些模糊与混乱。这种模糊与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宗教的整体认识。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宗教异化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力图对宗教异化论取得一个准确的认识。

一、西方的宗教异化论

异化及宗教异化的思想源于西方。在西方,“异化”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释。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被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黑格尔用“异化”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与对立,说明所谓“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以及理念发展到第三阶段即精神阶段以后,主观精神如何转化为“客观精神”的过程。费尔巴哈用“异化”概念来分析和说明宗教的本质,并首次提出“宗教异化”的概念,并对“宗教异化”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

第一,宗教是人对自己本质的意识,上帝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他说:“宗教是对无限的东西的意识;就是说,宗教是、而且只能是人对自己的本质——不是有限的、有止境的,而是无限的本质——的意识。”1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就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本质突破了个体的、现实的、属肉体的人的局限,被对象化为一个另外的、不同于他的、独自的本质,并作为这样的本质而受到仰望和敬拜。因而,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上帝(神),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2他甚至进一步指出,“人使它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3因此,“上帝之人格性,正就是人之人格性,只不过已经摆脱了自然之一切规定和限制而已。……可见,你们应当承认,你们的人格式的上帝不外就是你们固有的人格式的本质,在你们信仰和证明你们的上帝之超于自然和外于自然时,你们不外就是信仰和证明你们固有的‘自己’之超于自然和外于自然。”4于是,“上帝的人格性是手段,人借以使他自己的本质之规定及表象成为另一个存在着、一个外于他的存在者之规定及表象。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那种使人对上帝的意识成为上帝的自我意识的黑格尔式的思辨学说,便是以这种自我异化过程为基础的。”5

第二、属神的活动就是属人的活动。他说:“人之对象,不外就是他的成为对象的本质。人怎样思维、怎样主张,他的上帝就怎样思维和主张;人有多大的价值,他的上帝就也有这么大的价值,绝不会再多一些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帝之意识,就是人之自我意识;上帝之认识,就是人之自我之认识。你可以从人的上帝认识人,反过来,也可以从人认识人的上帝;两者都是一样的。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6“上帝并不是漠不关心人的善恶;不!上帝十分密切地关心人的为善,他希望人为善,希望人福乐(因为,没有善就没有福乐)……上帝是爱活动的,但这是为了使人为善,使人福乐。因此,当人在外表看来似乎最被贬黜的时候,其实他却被提得最高。所以,在上帝之中和通过上帝,人只是以自己为目的。当然,人以上帝为目的,但是,既然上帝的目的只不过是在道德上永远拯救人,那么,人仍然只是以自己为目的,属神的活动,并不有别于属人的活动。”7

第三、上帝的道德完善性是人的道德本质的人格化——“上帝是人自己的良心”。费尔巴哈指出,“在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之中,道德完善性胜于上帝之其他一切显要的理智规定或理性规定。但是,作为道德上完善的存在者的上帝,不外乎就是实现了的道德理念、人格化了的道德律,不外乎就是人之被设定为绝对本质的道德本质。上帝是人自有的本质;因为,道德的上帝要求人像他自己一样:‘上帝是神圣的,你们应当像上帝一样也是神圣的。’上帝是人自己的良心;因为,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在上帝面前战栗,在上帝面前忏悔上帝(神),把上帝当作他最内在的思想和意念之法官呢?”8

第四、“上帝爱人”。上帝对人的爱就是人自我之爱的神化。“爱就是上帝本身,除了爱以外,就没有上帝。爱使人成为上帝,使上帝成为人。……爱,是上帝与人、精神与自然之真正的统一。”9“上帝之爱人——当他爱人的时候——乃是为了人,也即是为了使人善良、幸福、福乐。”10“上帝对人的爱——这是宗教之根据和中心点——毫不含糊和毫不矛盾地证明,人在宗教之中把自己直观成为属神的对象、属神的目的,换句话说,在宗教之中,人只跟他自己的本质、只跟‘自我’发生关系。……可见,既然上帝爱人,那么,人就是上帝的中心,人的幸福是上帝最关心的事。”11“上帝为我而操心;他竭力使我幸福,使我得救;他希望我福乐。但是,我也希望我自己福乐。由此可见,我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上帝的利益,我自己的意志正也就是上帝的意志,我自己的最终目标正也就是上帝的目标。上帝对我的爱,不外就是我自己的被神化了的自爱。”12

可见,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是指人把自己的本质从内部抽象、分离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一个独立于人的精神实体——神、上帝。神不是别的,神就是人自己的本质,神的本质就是人的精神本质,神的全知全能无非就是人的理性、意志的无限扩张的结果,神的道德完善性就是人的道德理念的神化,神对人的爱就是被神化了的人的自我之爱,属神的活动就是属人的活动。神是人的本质、人的心理、人的活动、人的道德、人的希望与追求等的对象化了的综合体。

当然,费尔巴哈在揭示宗教的人本根源、强调神与人的一致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神与人也存在对立的一面。他说:“我们的任务,便正在于证明,属神的东西跟属人的东西的对立,是一种虚幻的对立,它不过是人的本质跟人的个体之间的对立;从而基督教的对象和内容,也就完全是属人的对象和内容了。”13他还说:“一个精神的即抽象的东西或神,被人拿来当作人生的法则,其结果必然造成残身和禁欲等现象。可见,基督徒世界的物质灾害,归根到底只是他们的精神的神或他们的理想。”14但是,费尔巴哈在这里所说的神与人的对立,是指作为人的普遍性本质的抽象化产物的神与个体人之间的对立,是指作为人类的精神理想的神在“被人拿来当作人生的法则”之后,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精神理想的神与信仰个体的具体信仰行为和欲望之间的对立,而不是指人格化的神的本质与普遍性的人的本质之间的对立,更没有认为奴役人、强迫人和束缚人是神(上帝)的本质。相反,他认为,“上帝爱人”,上帝的本质就是爱。他说,“爱就是上帝本身,除了爱以外,就没有上帝。爱使人成为上帝,使上帝成为人。”15“上帝之爱人——当他爱人的时候——乃是为了人,也即为了使人善良、幸福、福乐。”16他认为上帝(神),上帝对人的爱,其实质是人对自己的爱。“上帝对人的爱——这是宗教之根据和中心点——,毫不含糊地和毫不矛盾地证明,人在宗教之中把自己直观成为属神的对象、属神的目的,换句话说,在宗教之中,人只跟他自己的本质、只跟‘自我’发生关系。”17上帝对人的爱也唤起人对上帝、人对人的爱。“上帝的爱驱使我也去爱;上帝对人的爱,是人对上帝的爱的根据:属神的爱导致、唤起属人的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18 “可见,既然上帝爱人,那么,人就是上帝的心,人的幸福就是上帝最关心的事。”19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和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只是由于一切宗教的内容是以人为本源,所以这些宗教在某一点有些理由受到人的尊敬。”20】恩格斯指出:“神是什么?德国哲学这样回答问题:神就是人。”21恩格斯还指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22“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而被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万民一致意见恰恰只证明了这种作为必然过度阶段的人格化欲望的普遍性,因而也证明了宗教的普遍性。”23“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外部的自然力在人们头脑中获得了幻想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但是,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和自然力量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表面上的自然必然性支配着人。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想的形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24马克思还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5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在宗教中,人们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变成一种只是在思想中的、想象中的本质,这个本质作为某种异物与人们对立着中国学术期刊网。”26恩格斯在论述基督教的神时指出:“这个神本身是长期的抽象的产物,是以前的许多部落神和民族神集中起来的精华,与此相应,这个神所反映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而同样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是抽象的人,因而本身是一个想象的形象。”2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哈耶克的宗教演化论及其对中国转型启示_道德信念
下一篇论文:宗教的经济学阐释_哲学论文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