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打动学生的心灵,催化写作热情,深化写作认识,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积累写作素材 模仿写作
教师在课堂上审题、讲题,然后学生作文的模式,造成学生作文的内容空间缺乏真情实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思路不通,段落层次不清,句子表达不完整等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让学生走向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观察,寻找写作源泉,积累写作素材。
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单调,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没有繁华多姿的都市美景,但有着自身的特色,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农村环境的优势和人情风俗的优点,教会学生思考,从身边单纯的事物中挖掘写作之源。我们带学生走向田野,走向高山流水,领略田野风光的迷人,看云天夕阳的变换,山涧万物的弥漫,聆听小溪以它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可以从亲身经历的小中见大的劳动教育中,日新月夜的家乡面貌中,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中,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寻找应有的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有了,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模仿,模仿句子,把学过的语文课中最美好的描绘出来,学写生动、形象、情感动人的语句、片段。模仿课文进行仿写,是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如季羡林《我的童年》一文,作者开篇概括自己童年的颜色,“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定下全文的基调,然后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全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中心内容,结构布局匠心独具,再现了20世纪初山东农村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表达“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且文章“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语言特点,把自己的童年娓娓道来,时代虽然久远,却让人历历在目,给人无限启迪,明白人生道理,明白如何做人。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熟知了一些写作知识,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就充实,叙述方式新颖,能有一定的感染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说话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再加上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诵和讲故事演讲的训练,学生能用书面语言把看过的故事,听过的事和自己课外阅读到的优秀文章表达给全班同学,这对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的促进非常之大。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不仅限于农村狭窄的生活范围,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再辅之以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不同的训练要求中灵活掌握方法,学生有所为而说,有所为而写,既练习了表达,又是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学生感到作文是一种快乐的倾吐,不但克服了学生怕的作文,厌作文的现象,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快速发展,从要我写作发展为我要写作。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