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办学主体“逐利”的本能,将会是权衡是否归属系统、是否强化系统的基本出发点。利,不管是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事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才是维系系统的根本。
利从何来?从办学的项目来。对于现在的电大系统来说,上级电大直接给予物质、资源、经费上的扶持,能力有限,效果也很有限。当然,从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为了帮助地市级电大、县级电大走出暂时的困境,维系系统,或启动某一项目,上级电大也会采取这种措施,比如中央电大“西部100所县级电大援助计划”、有些省级电大开展的“示范性县级电大建设工程”等。但是,从电大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有项目,有好的项目,什么时候电大系统就有经济效益,就有凝聚力。无论是最初的“补偿”教育,之中的普通学历教育,以及现在正在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都是维系系统的项目,也都是政府“给予”的项目。那么,电大系统要在现实的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走出困境,需要的也正是能够用现有资源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项目。
2.两个方面的思路:政策扶持与系统优化
政策扶持主要是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包括:
——统筹规划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电大系统和试点高校网院这两大主体,有必要区分层次,明确定位,发挥各自优势,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政策引导,促进合作论文网站大全。特别是从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计,坚决控制恶性竞争,保证质量。
——加大现代远程教育的政府投入。电大系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大系统完善功能、加强建设的同时,要切实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考虑对教育的直接补偿,让电大系统摆脱为了建设影响教学、为了效益牺牲质量的无奈外部,促进电大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电大系统“四个面向”的办学功能,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以项目为依托,注重发挥电大系统在地方、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教育中的作用。通过项目带动系统的发展。
系统优化主要是从电大系统自身的角度。包括:
——优化现有的系统结构。要重新研究电大系统三级构架的合理性,明确各个层级电大功能的定位。比如,可以考虑省级电大直管县级电大,提高系统运作的效率。
——建立动态的系统完善机制。关停已经“异化”的县级电大,重新充实新的基层教学点,并合理布局,从而形成有进有出、常年考评、汰旧立新的机制,以增强系统活力。
——增强系统的协作共建。电大系统办学,实际上也就是系统内的合作办学。要强化省级电大在系统管理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把省级电大作为系统建设的重点。同时,在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等方面,注重发挥系统集团作战的优势,形成合力,并带动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改革原来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对普通专科教育,可以打破生源的地域界限,可以省级电大名义在全省统一招生,在市电大设教学班,放在各市电大教学和管理,各市电大也不一定“大而全”,主要是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重点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相邻县级电大之间可以加大合作力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孙绿怡.面向未来的探索:中国远程教育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单从凯.21世纪:文明的变迁与远程教育的选择[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
[3]秦磊.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4]张明亮.地市级电大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A]. “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