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的机会,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会话的练习,并多设计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的场景,以便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形成真实的语言环境。
3.2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针对音体美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英语教师更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照顾学生基础的同时避免单纯把英语当作知识来传授,而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冲破旧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参与交际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意见并想办法让他们多用英语进行课堂训练。如何调整和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增加课堂上的双边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作通盘考虑,精心处理教材,以便于在讲清重点、难点的前提下,能够腾出较多的时间进行课堂语言操练;在授课时要围绕培养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这中心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变“讲”为“导”,精讲多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主体,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辩论中获得技能,训练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要积极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外语教学。媒体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课堂主宰者、指示者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监督者和情感的支持者。
其次,要尽可能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激发音体美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更适合将多媒体和网络引入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更适合素质教育,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和氛围,更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听说训练的缺陷,非常适合大班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创造了加强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训练的无限机会。蔡基刚等(2003)认为,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不仅仅是运用了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卫视英语节目、英语教学参考片等,可以和教师、其它同学进行提问、小组讨论、发表习作等互动活动。这就为学生提供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的机会。此外,要紧紧把握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可以定期进行多种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外教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诗歌朗诵、英语歌唱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也可以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等,寓教于乐。目的是鼓励学生多听、多说英语,创造学以致用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害怕开口讲英语。
3.3分层次教学
王道俊(1999)认为,进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学中的一条基本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把不同英语基础和水平的学生编入不同的班级进行难度适当、方法各异的英语教学,使他们的英语水平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体音美学生来源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接受水平也不一样。分层次教学有助于解决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个体差异性而导致的英语教学效率不高,导致教学中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学生在自身发展中认知结构的差异客观存在,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上的差异;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上的差异;适应班级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程度上的差异。为了缩短这种差异,整体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就有必要采取分层次教学的办法。在新生人学之后,马上对其进行摸底考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以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起点。例如,我们可以把它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入学水平分别把他们编入高级班、中级班和初级班。教师既要从不同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出发,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英语基础实在太差,无法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学生来讲,在讲解教材的同时,应该安排适量时间帮他们复习以前中学学过的基础知识,做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从实际出发,不赶进度,不单调重复,以旧知识结合新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进步。对于英语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有上进心的学生,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加大难度,教学进度也应适当加快。总之,教师在课堂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