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贵州当前“三农”突出问题研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论文网

时间:2013-11-27  作者:陈政
因此,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渠道。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仍然十分薄弱,贵州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都得到普及,但是,青少年失学现象仍很严重。为此,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鼓励社区、企业、私人等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同时向农户宣传义务教育的法律地位,保证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口农村基础教育在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同时,也使一大批农村青少年通过高考、中考途径跳出了“农门'。对于没有通过升学途径离开农村的农民来说,他们的能力开发主要靠职业技术教育。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如农业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培训、教育基地、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专业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培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最后,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创业教育。在一些善经营、觉悟高或者既有技术又有组织能力的农村优秀青年中倡导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他们走农业规模经营的路子,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经济实体,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第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投入是提升农业科技实力的必要物质基础。然而,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l%;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整个国家科研经费的3%一4%,而世界平均水平是l0%。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少地方的农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严重局面;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科技队伍人员不稳定,人才匮乏严重,科研连续性差,重大的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少a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首先,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比例。其次,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鼓励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目前重点要做的是制定有关优惠政策,比如:对于企业运用自己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所获取的收益,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三是广泛开展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国内国际社会的支持。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对农业科技的管理体制,供给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加强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构筑中国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科教保障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持的,它们共同组建成了一个体系。比如建立财政支持体系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科教保障体系的基础,而建立了科教保障体系也为财政支持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而这些体系乃至整个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综合社会、经济、法律、政治等各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从研究到立法到实施,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建设。

5.4构筑农民增收的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进程体系

最近,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快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全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因地制宜加快城镇化进程。

1.在近期,贵州要着力发展大中城市,适当兼顾小城镇。城镇化发展道路,实际上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的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充分放开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让城镇化主体即农民自己选择其转移和聚集的道路。同时,由于政府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功能,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进行大量投入,因此研究和选择城镇化的正确发展道路,对于避免城镇化过程中投资失误和造成巨大浪费,少走弯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按照目前我国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即100~200万人口为特大城市,50~100万为大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目前贵州省有13个城市,有特大城市1个(贵阳市),没有大城市,有中等城市3个,即遵义、安顺、六盘水,有小城市9个,建制镇有697个,其中县城有68个,人口规模普遍偏小,未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城镇体系。在城镇体系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行政特征,依次表现为省域中心城市为省会贵阳——地区中心城市为各地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县域中心城镇为县政府所在中心城镇——一般城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贵阳市为全省中心城市和地理中心,主要城镇沿贵昆铁路、渝黔铁路、湘黔铁路和黔桂铁路等四条铁路线和210.、320两条国道公路线展开,在贵阳、遵义的城市周围,城镇分布较密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省际边界地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发展能力弱,多是贫困山区和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生态环境较差,生产力水平低。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贵州水电移民社会稳定影响因素探析_移民群体性事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构建贵州当前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