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殊途而同归!—简论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许织云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欧也妮四肢发抖。老头儿接着说:

“不是吗,这是查理的东西?”

“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咄,咄,咄,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父亲……”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上述的语段,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葛朗台吝啬鬼形象的贪婪本性。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当时法国社会的“人间众生图”!

正如李健吾先生评论的那样,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有就是《守财奴》中的葛朗台)的形象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

小说节选的这个片断最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所以小说中最明显的人物形象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教学重点。

实际上,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俯拾皆是、举不胜举:《阿Q正传》中的阿Q、《关汉卿》中的关汉卿、《窦娥冤》中的窦娥、《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公务员、《竞选州长》中的州长……他们的身上,无不打下了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甚至成为特定的代名词。

所以,高尔基说,像浮土德、哈姆雷特、奥赛罗这些著名的艺术形象都是作家们“选择三十到五十个同一路子、同一类型、同一情绪的人,并从他们当中创造”出来的。可见作家是在对某一类人进行广泛、深入的观察与体验之后,才集中概括出某一特定的类型人物的形象的。

3.作品丰富内涵的领悟。

这是文学作品及其教学价值的生命力与意义之所在。日本一位艺术批评家曾说过:“当你走近伟大的艺术品,就像走近一位伟大的帝王一样。”

很显然,对作品丰富内涵的领悟,是文学教学内容的关键与重点,文学名作的教学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去领会与接纳。

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指出,在文学阅读中“整体文本的各个部分绝不可能在任何一个短暂的瞬间被同时感知……只能通过对不同序次的段落依次逐一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想象”。而且,文学作品不是由概念、推理和判断构成,而是由情感、形象等感性质料构成,而其思想内容,总是表现为一种模糊的、多义的、丰富的、复杂的状态,这些都对阅读时的细心体味、深入揣摩有较高的要求。惟其如此,学生才能够领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神韵。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当之无愧地是其中的代表。

作品中那句耳熟能详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已经并将继续激励着人们像圣地亚哥一样拥有生活的信念,这就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与作品丰富的内涵。

该作品通过圣地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这难道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需要的精神食粮与法宝吗?!

还有《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就是成功的表现。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启示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天,建设美好的明天。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主之林。丢弃传统美德的人,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谏太宗十思疏》从“正心修身”的角度提出“十思”,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德行义,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仅在当时有助于国家的安定,贞观盛世的形成,在现在对我们提高自身修养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当然,每一部伟大的文学名作都有着许多许多的“说不完”说不完的汉姆莱特、说不完的唐吉诃德、说不完的浮士德、说不完的阿Q、说不完的《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作的“说不完”主要是由它丰富的精神含量决定的,一部文学名作就是对人性的一个伟大的发现,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一次伟大的检阅。

这就是说,对文学教学的内容确定,一定要发挥学生思考、感悟、发现……的能动性,教师不是把盖棺定论的说法“贩卖”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要有他们的观点与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趣”——让学生乐学-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语文自主学习“一、六、三”-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语文论文
最新小学语文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