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河南省具体事例,分析了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预防伤害事故的措施和处理伤害事故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近年来,频发的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在困扰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学校伤害事故中,体育伤害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必定要参加体育活动,而学校体育一般是以学生为对象,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活动,加之未成年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完善,他们的基本运动能力较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易发生伤害事故。事故在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终身不幸和痛苦的同时,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教学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
如何减少意外的体育伤害事故?这成为了困扰各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难题,不少学校迫于无奈采取了一些消极的防范措施,还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课外活动或是禁止学生在学校踢足球等等。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了学校正常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国家所推行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由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普遍性及其特性,使我们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具有了必需性和紧迫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课题是以河南省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为研究内容。在河南省18个地市范围内抽出180所中学学生979人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的需要,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访谈河南省学校体育专家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专家、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运用逻辑学的原理、知识和方法,对研究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3.河南省中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现状与分析
河南省中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相对于国内众多的学校伤害事故的研究来说,对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很少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校伤害事故属于共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是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也就是一般存在于个体之中。
3.1体育伤害事故频数
在979名调查对象中,其中男同学532名,其中发生过体育伤害事故的有239人,女同学447人,其中发生过体育伤害事故的93人。曾经发生过1次体育伤害事故的学生有169名,占所有调查学生的17.3%,其中男同学98人,占所有人数的58.0%,女同学71人,占42.0%。60名同学曾经发生过2次伤害事故,占所有调查学生的6.1%,其中男同学40人,占所有人数的66.7%,女同学20人,占所有人数的33.3%。另外有103名同学发生过多次体育伤害事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10.5%,其中男同学101人,女同学2人。上述数据显示,河南省中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几率相对较高,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频数,占了调查学生的33.9%。男女同学的体育伤害事故比例相差很大,特别是在多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中,男女生差异极其显著。
3.2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
调查显示,河南省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次数最多的体育运动形式是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占46%,其它依次为学生社团或俱乐部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或锻炼、学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学校组织的课余体育训练。研究结果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体育竞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尤其是学生喜爱的同场竞技类项群的篮球和足球比赛中,学生身体接触较多,活动强度大等特点,这也说明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排在第二位的是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是学生自由度大,自主性强,可以随意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但是因为学生脱离了教师的管理和保护,加上未成年学生对体育锻炼中事故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学生出现意外的几率也会很高。体育课上由于有教师的教导、管理和保护,使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几率降到了很低,因此其发生意外的情况远远低于以上两种情况,但是学生对教师也有了更强的依赖性。而课余体育训练的成员中,其身体素质往往要超出一般同学,再加上教练员的精心呵护和调教,发生意外体育伤害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在体育教师问卷中,体育教师的评判结果和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P>0.01),没有显著差异。
3.3体育伤害事故常见活动形式统计
目前河南省中学都是执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就是广大中学生最经常参加的体育活动。通过调查显示,河南省中学生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中,体操技巧类项目和体操支撑跳跃类项目是河南省中学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体育活动项目,原因可能与该项目自身特点有关,另外学生在练习中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以及保护等措施不够造成意外伤害有关。后面依次是足球和篮球,同场竞技类项群的项目最大特点就是身体对抗多、竞争激烈,使事故发生时防不胜防。另外其他体育教学活动内容也都存在着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但是相对于这三个项目来讲,几率较小。
4.结果与分析
4.1体育器材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条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承担主要责任。”
问卷调查显示,所调查的河南省中学中有15.4%的从来不对体育器械进行任何的安全检查以及维护,39.4%的学校每半年对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检查一次,45.2%的学校每一年对学校场地器材实施检查一次。另外,75.0%的体育教师都会在课前认真检查器材和场地,12%的体育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检查,另外只有3%的体育教师从来不在课前进行场地器材的检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河南省中学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一些学校对体育器械和场地的检查和修缮的间隔时间太长,导致了体育伤害事故的隐患更大。专家问卷和教师问卷显示,95%的专家和93%的体育教师一致认为体育器材存在问题是河南省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4.2学校管理因素
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有74.3%的学生认为学校都在认真组织学生体检,而25.7%的学生认为每年学校所进行的体检都是在走过场,并没有认真细致的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学校并未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校学生健康卫生管理制度。有60%的专家和87.7%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
另外,学校对体育器械、场地和学生的保护措施不当,加上对体育设施安全性不重视,也是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的保护意识差,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对保护体育设施的教育不够深入,致使许多学生的行为直接破坏了体育场地设施。教育教师、学生重视这一问题,自觉保护体育设施,杜绝破坏行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