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关于四川西部羌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_羌族地区-论文网

时间:2014-02-26  作者:闫虹霖

论文摘要: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就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就今天羌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来说,从过去的口传心授发展到了学堂教育,城市地区的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系统也很完善,但相对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则比较落后,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羌族农村地区学校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局面。
论文关键词:羌族地区,农村美术,教育

近年来随着十二年义务制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普遍的教育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使山区的教育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距。对于边远山区学生的教育与改革,引起了教育界以及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教育不平衡的问题也日趋严重。走进川西岷江河谷的羌族聚居地,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巨大的差距。羌族地区的农村美术教育的基础建设,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很不规范,不完整。中小学美术课,作为一门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人文课程,如何发挥其功能,如何构建完整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与其它学科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这些缺陷在改革的浪潮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对此,笔者在读书期间曾做过一些调查和思考,再此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四川羌族地区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比较缺乏,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就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教育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处于四川西北地带岷江流域的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从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发掘的甲骨文中记载着最古老的人类族号即“羌”,正是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的悠久的名字文化,丰富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宝库。

就今天羌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来说,从过去的口传心授发展到了学堂教育,城市地区的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系统也很完善,但相对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则比较落后,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羌族农村地区学校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师、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无检查。近60%的农村山区没有美术专职教师,美术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多为兼职;且农村山区学校整体开课率尚不到40%。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局面,而学校领导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等各领域只注重语、数、外教学质量的提高,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美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和价值观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重智育而轻美育的思想和形式依旧广泛存在,使得农村贫困地区美术课基本上流于形式。

此外,由于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简陋的教学设备与教师素质的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实用性、灵活性,从而出现对美术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意识,造成农村审美素质普遍低下的局面。

由于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贫富悬殊太大,发展极不平衡。基础设施差、发展速度慢,使得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器材缺乏、教育设备简陋、学生买不起学习用具等,从根本上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改革课程改变教材,使之适应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鉴于农村美术教育缓慢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我觉得对农村的美术教育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充分发挥和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潜力和利用自然的环境作为美术教育素材,根据农村美术教育的实际特点大胆地进行农村美术教育探索和研究,变劣势为优势,就羌族地区来说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都有着优美的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同时羌族的碉楼和刺绣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相当好的教学素材,而几乎每一个羌族学生都对这些有着深刻的印象,因此,应该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

作为农村贫困地区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在顺应教材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由于现今所使用的美术教材往往都渗透着都市人的审美情趣,充满了都市色彩和浓厚的西方美术文化观念。即使教材中涉及到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以都市人猎奇的眼光来欣赏和判断。教材内容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农村学生鲜活的生活感知体验,远离了他们的文化氛围,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切勿照搬城镇美术教育模式。

1.改变课程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

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及时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想联系,运用生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设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摆脱教材的束缚就是在新课改的基础上结合地区文化特色与实际生活,对原有的教学课程作适当的修改和扩充。

2.更换教材让本土乡村教材进入课堂

教材中在保留一部分与时代接轨的内容的同时可适当地增添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在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时,融入与自身环境相关的文化,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在一些中小学的教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同样的内容,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列举达芬奇、米开郎基罗的著名油画时,城市里的学生一部分都能懂,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几乎根本不知所云,一方面正是由于农村学生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较少,印象模糊,因此则需要老师的细心教导,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如介绍文艺复兴的作品时,应当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使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化。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在学习和教学中看中国美术教育现状_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儿童绘画之父”弗兰兹·西泽克给当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_潜能-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最新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美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