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与教育观念现代化_文化选择-论文网

时间:2014-01-01  作者:张耀武

论文摘要:教育观念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与社会文化价值选择息息相关。近现代中国的文化选择是以现代化追求为目标展开的,不同的文化价值选择相应地影响着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教育观念现代化,更需要合理文化价值的引导。
论文关键词:近现代,现代化,全球化,文化选择,教育现代化

一、现代化视野下的近现代中国文化价值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物质、政治制度、社会思想等不同层面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方向。“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来看,近百年来为振兴中国而进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运动,都可统称之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1]

现代化的前提是道路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引导着不同模式的现代化实践。后发国家在进行现代化时容易出现两种倾向:或受先发国家“示范效应”的影响而照搬照抄,重复先发国家的发展模式;或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走一条忽视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发展道路。前者忽视了民族国家这一主体的价值选择,后者则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两种倾向都未能正确把握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与价值选择的辨证关系。认清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文化价值选择,进而在这种价值的指导下探索现代化的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一条理性途径。

从比较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发生于中西两种文化冲突之中,是后发型的现代化。它既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同,又是一个文化价值选择的过程。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2]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上认同了现代化的时代趋势。然而,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异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走向何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适应现代化?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文化价值选择。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中西文化差异,希望通过对文化优劣长短的比较,确立一种文化选择机制,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之路,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指明正确的方向。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选择是以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为背景展开的,与“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密切相连。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形势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式微。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发挥维护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开始了艰难的变革历程。20世纪20年代,亲身经历了近代社会变革的梁启超曾这样小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行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反,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3]这大致反映出中国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进行文化价值选择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从而实现人在文化上的自觉。

二、文化价值选择制约下的近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现代化

“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4]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价值选择相应地影响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这可从以下三个时期来看:

第一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前,在物质层面上追求现代化,“经世致用”与“中体西用”的教育观诞生。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5]一部分士大夫开始承认中国在器物上不如西洋,遂采取“经世致用”、“制器为先”的策略。为了洋务的需要,开办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既恪守传统道德精神、又精通西方器艺文明的洋务人才,逐渐形成“中体西用”的教育观。它把变革圈定在器物层面,体现了文化保守主义旨趣。但它赋予了西学以合法的地位,第一次使传统文化教育渗入了异质的文化教育内容,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声,使变革传统向西方学习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早期的教育观念现代化正是借助“中体西用”这一命题向前推进。

第二期:从甲午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成功,在制度层面上追求现代化,攻破了儒学教育的传统壁垒,使传统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向现代化教育迈出了第一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愈益深重,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意识的知识分子集结在变法救亡的旗帜下,推动了维新变法。提出了改革科举、学习西学、建立新式学堂、普及全民教育的设想,并在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中得以体现。它实现了从器物变革向制度变革的转变,超越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维范式,冲击了传统教育体系。严复强调学习西方要体用并学,讽刺“中体西用”如同“牛体马用”一样可笑,是生吞活剥式的文化嫁接,并推出其中西文化汇合说:“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6]这一融古今中外文化于一炉的新文化战略构想,摒弃了“中体西用”的保守主义心理。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依照西方模式首次建立了规范全国的法定学制系统;1905年,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办学校、废科举、兴共和、开民智,教育观念现代化向往制度上的急剧变革,清末新政最终导致传统教育制度解体。

第三期:从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40年代,在精神文化层面追求现代化,教育思想争鸣不断,彻底摧毁了儒家文化教育传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运用辩证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这样评比要不得_价值观-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