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习语翻译与文化意象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中英文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人的头脑中所影射的文化意象。异质同构现象。文化因素导致的概念空缺。异质同构,习语翻译与文化意象。
关键词:习语,文化意象,异质同构,概念空缺
 

1.引言

中英文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极其丰富了表达方法及形式。习语有固定语言结构,其意义不等于每个构成单词意义相加,而且也不能拆分。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骆世平,2006:25)。习语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历史中所累积下来的文化沉淀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习语非常的简练,生动,而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在理解习语时,不仅是领会其语义含义,同时还会激活贮存在记忆中的成语所反应的文化事实的原型。确切的说,“形象化”是语言反映外部世界以及表达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借助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具体的的形象的基本特征,因此形象化语言的特点就是它的具象性或描绘性,它的功能不是唤起人的理性思维,而是为人的思维抚今提供一个有形、有色、有声的映象(image)(刘宓庆,1999:47),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指的是文化因素在人的思维中提供的映象。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概念意义的转换,在目标语中准确表达语义内涵,做到“达意”的要求;另一方面,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人的头脑中所影射的文化意象,即习语的形象意义的转换,也是习语翻译时不可缺少的内容,此乃属“传情”的效果。本文就习语的文化意象的转换的可能性,局限性,方法进行探讨。

2.文化意象的可转换性探讨

传统的翻译学,关键词汇及语法层面上的主张,为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使我们可以从主观反应上来研究习语的文化因素在头脑中形成了意象。

2.1. 异质同构现象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感受,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Thompson,2000:28)。人们使用语言,首先从客观世界获取经验,然后经过大脑处理过程,最后用声音或文字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加上声像来表示客观存在的物体,如图1:

 

Object 物体

Linguistic sign=

acoustic image 声像

语言符号

图1 (根据Bell 2001:85)

对于一些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水,火等,人类基本的生理过程如睡觉,吃食,排泄等,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有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示,但它们所指对象都一样的,表达的是同一概念内涵。刘宓庆(1999:99)提出,尽管操不同语言的人对客观事物或物质实体的认识可能各有其不同的认识特征,但是他们的认识依据,即物质基础是同一的。正是由于这种所指的一致,才使语际之间有转换的基本条件。因此,某一概念或意义在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这就是语言之间存在的同构现象(isomporhs)(王东风,2000:314)。对于习语的翻译,可以借助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来解释,如图2:

æd fjuəl tu ðə fleimz

 








 

“火上加油”=

 

huo shang jia you

 

图2 习语翻译时符号,概念以及文化意象

如图2所,尽管两种语言用不同的文字表达了两个习语“火上加油”和“add fuel to the flames”,但所表达的概念意义是一样的。同时,使用这个习语时,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文化意象(中间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异质的表达方式与原文不同质的表达方式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同样的语义概念,从而执行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功能。文化意象是文化因素在主体思维中所产生的客观映象,尽管文化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人类毕竟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如果用成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存在共性的环节,文化意象转换是可行的。

2.2. 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间互动为习语意象的转换提供客观现实的条件。显然,中西文化的差异给翻译文化特色极强的习语带来了重重的困难。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革新,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日益加强,不同文化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有些学者(周依萍,1998:419)还预测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融合的趋向,文化间的相互兼容,相互渗透为文化融合提供基础条件。这种预测虽然大胆,超前,但随着先进的科技将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中西文化是有可能融合。融合并不代表抹杀各种文化的特色,只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便于彼此相互间沟通。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语言层面上来,而含有丰富文化元素的习语是文化差异在语言上面表现出来的典型。尽管人类文化间存在的很大的差异,但一切文化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别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英国历史上,法国文化就对英国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英语词汇都来自于法语。同样,我们中国的文化也对亚洲各国的文化有深远的促进作用。当今世界的文化影响不仅仅是局限在相邻文化之间,先进的科技和繁荣的交流活动让中西文化之间都相互作用,相互兼容,共同发展。文化的交流会使不同语言间的接触增多,而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借词”现象。一百年前,西方人对中国的功夫还不了解,现在一提到Chinese Kungfu,西方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一种象征着力量和技巧的映象。同样的,当我们中国人现在听到潘多拉盒,阿基里斯的脚踵,我们同样也会联想到在西方人头脑中的图象。这些都体现了文化渗透对于一些文化词语传播以及当中文化意象移植所起的推动作用。

2.3. 文化因素导致的概念空缺

无论是英语习语还是汉语习语,在期慢慢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本土人文,民族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不断影响及修正。所以,习语里经常含有一些对方文化里所没有的东西,很难在目标语里找到等值的对应词语(骆世平,2006;257)。科技论文,异质同构。科技论文,异质同构。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用表达不同概念意义的词传达其语义意义,从而导致不同的文化意象的产生。科技论文,异质同构。科技论文,异质同构。这种文化词语概念空缺,使习语翻译的时候要么完全放弃源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源语读者中脑中产生的文化意象,要么翻译时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让目标语读者接触一种新的文化词语。科技论文,异质同构。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翻译策略下的文化意象也不完全一致,因为正如王东风指出的一样(2000;319),源语读者有生活的原形可以恢复,因此其认知反应自然而亲切;而目标语读者由于没有相关的原型可以恢复,而只能重新建立,因此其反应而陌生而新奇。此外,文化意象是从读者主观上来阐释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影响文化意象形成及转换。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的语用前提(王东风,2000;319)。习语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语读者对文化及社会感受的反应用固定的言语形式的表达,在不同的文化领域目标语读者要完全领会并产生同样的文化意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3.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

翻译习语是在目标语中保留语义意义和处理文化因子相结合的过程。习语翻译过程当中 ,概念意义的转换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主要是由翻译的基本性质决定的,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在语际之间的转换。如果改变了信息的内容,那么也就根本谈不上翻译。但是,在当代翻译过程当中,尤其是在西方翻译学者Susan Bassnett等提出“文化转向”以后,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翻译家们的重视。文化特色及强的习语翻译时,也同样应该注意和重视其文化因素及文化意象的处理。在处理具体的文化成分时,应根据文化因素的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兼容和冲突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1. 直接转换文化意象

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两者必定有重合的地方,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许文胜,2000:332)。这种重合现象使得不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意象直接转换成为了可能。正如前文所谈到的,人类在某种基本生活经验方面是相同的,这些元素通过不同语言符合表现出来,但所指对象是同一个物质。这一类习语就落到了文化重合区内,它们之间无论是概念意义,还是文化意象,都可以直接对等的转换,如:汉语习语“丢面子”译成lose face,“火上加油”可译成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 “借刀杀人”,英语中可译成to murder with a borrowed life;; 英语习语如to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译成“趁热打铁”,而to h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译为“引狼入室”。以上的翻译都是在不改变习语原意的基础之上,将文化意象直接的转换到了目标语,没有任何的增减或修改,意思准确,形象鲜明。科技论文,异质同构。但是,虽然中西文化之间有重合情况,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重叠的部分,要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处理,要么导致文化意象同目标语文化规范冲突,让译语读者不知所云,要么就使概念意义没有转换到目标语中,导致翻译的失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
下一篇论文: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程度副词“巨”、“超”(超级)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