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此戈多非彼戈多—《等待戈多》中的克尔凯郭尔

时间:2016-03-19  作者:杨丽婷
此时波卓的控制力显得十分强大,因此当他拉紧几乎穿过舞台的长绳时,幸运儿带着他所负载的东西便倒在了地上并且受了伤。但至第二幕,波卓失去了以往威风凛凛的姿态,变得又瘫又瞎,而且得由幸运儿牵着走。此刻波卓对幸运儿的控制力已经大大减弱,反而对幸运儿产生了更大程度的依赖。另外,第二幕中,路旁枯树上长出的几片新叶,幸运儿换了顶新帽子,这些清新的意象也是希望的象征。此外,作者在第二幕中让幸运儿成了哑巴,这正如克尔凯郭尔对处于信仰中人的特征的描述,他认为信仰中的人是孤独的,无言的,因为沉默是神灵与个人的相互理解,整部剧作中也只有幸运儿真正坚信“上帝”的存在,并深切理解了基督教本源的深刻涵义。设想该剧若有第三幕,也许牵着幸运儿的那根绳索会彻底断掉,而幸运儿则可能会获得自由,做回自己,这也不辜负贝克特将幸运儿之所以称为“幸运儿”的深刻用意了。

 

于此相反,爱斯特拉贡和弗拉第米尔所等待的那个确定的、具体的、世俗化了的上帝结果并没有出现,他们等待的是永远回不去的过去,是毫无希望的等待。十九世纪末,尼采的一声断喝:“上帝死了”,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摧残,致使传统的基督教信仰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发生动摇,传统的价值体系崩溃,而理性与科学则应时成为一部分人的新的精神寄托,他们将理性与科学当作未来世界的希望,当作拯救自己的“上帝”,但随着科学、理性而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却为人们带来了畸形、病态的社会图景。物质充塞着空间,金钱主宰着一切。而人性在与物质、金钱的碰撞中化为灰烬。尤奈斯库的独幕剧《椅子》中,填满舞台的椅子挤掉了人的立足之地,迫使人物跳水而亡。《新房客》中,陆续搬进新房中的家具堵塞了房间、堵塞了楼梯、堵塞了街道,甚至堵塞了整个城市,最终埋葬了它们的主人新房客。物质的膨胀和物欲的膨胀淹没了人的精神,新的希望变得飘渺,而梦想更是遥不可及。阿尔比笔下象征“美国梦”的小伙子,徒有一副漂亮的外表,这个人物只要给钱,什么事都肯干。社会变得冷漠,残忍和绝望。而《等待戈多》中的波卓则是这一社会中被物质所奴役的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拥有很多的物质财富,虐待自己的奴仆,大腹便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然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也是作者妙笔中的高明之处,即在波卓身上佩带了手表,众所周知,手表等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并且,作者借波卓之口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先生,不要相信这个,不要相信这个,你们随便相信什么都成,就是别信这个” [ 10 ]。至第二幕,波卓又瘫又瞎,而且据他所说,他还将成为聋子,这是一个饱受物质文明摧残而几乎丧失了自己所有能力的人,这是波卓自己对自己生存方式和存在价值的否定,也是作者对理性和科学信仰观的扬弃。面对这样“荒原”般的世界,人们深深地陷入了荒诞、虚无、迷惘的精神困境。

爱斯特拉贡和弗拉第米尔所等待的上帝虚无缥缈,波卓所承载的对理性与科学的信仰观带来的是 “世界使人感到沉重,宇宙在压榨着我。一道帷幕,或者说一道并不存在的墙矗立在我和世界之间;物质填满各个角落,充塞所有的空间,在它的重压之下,一切自由完全丧失;地平线迫近人的面前,世界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土牢” [ 11 ]。然而“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为你打开了一扇窗。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幸运儿的信仰、希望以及他最终取得的相对性的“胜利”,由此为我们拨开了迷雾,开辟了一条道路:感到了荒诞,敢于面对荒诞,最终在一种面对荒诞的恐惧与颤栗中投身其中,达到“信仰”,跨越了荒谬,成为了自己。这是克尔凯郭尔对人类生存的思考,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的思想体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注释】

[1]刘象愚选编﹒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6页﹒

[2]若利韦等著, 王鸿仁译﹒诺贝尔文学奖秘史[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第319页﹒

[3]、[8]、[9]、[10]塞缪尔•贝克特著, 余中先译﹒等待戈多[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294、279、280、284页。

[4]、[7]李钧著﹒存在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56、55页。

[5]转引自李钧著﹒存在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55页),克尔凯郭尔著﹒Fear and Trembling/The Sickness unto Death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1年﹒p162﹒

[6]克尔凯郭尔著,晏可佳译﹒克尔凯郭尔日记选[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17页﹒

[11]尤奈斯库著﹒戏剧经验谈[M]﹒引自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外国现代剧作 家论剧作[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城市中飘荡的野鬼—《高兴》的游民文化视角解读
下一篇论文:《人.鬼.情》:女性生存困境的镜象书写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