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

时间:2016-02-23  作者:刘 浈
[11]实际上,仪式对于仪式行为者来说,是因为有“意义”才行为,仪式行为者正是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等表演活动和物件、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从这样的情景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意义的象征体系。”[12]

 

埃德蒙••••••R•利奇认为,在原始社会,全部知识都被压缩在一组可记忆的形式化的动作和相关的短语之中,仪式程序的模式化、程式化能够起到储存信息的作用。与文字语言相比,仪式的“语言”是及其浓缩的,并且在同一个范畴集合中暗含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因此对于那些不善于以文字记录文化的民族来说,仪式象征的经济性和浓缩性使它们成为储存和传递信息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仪式是记录和传承文化的有效办法。[13]在仪式活动中,仪式的语言往往存在为一系列仪式化的物态和精神产物中,仪式化是将仪式活动中的一切信息以抽象化、形式化、模式化的方式加以提炼、储存、传递,从而独立为一种民族的记忆。

广西特有民族的舞蹈——壮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京族的舞蹈,播布广西近五十多个市、县、村落,是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集舞蹈、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门类于一身,融唱、跳、奏等表演形式为一体,创造了的较完整系统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歌舞艺术。早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就有两千多年前古代壮族先民骆越部族的舞蹈场面。流行于广西的特有民族舞蹈,柔美细腻,刚柔相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律,它既具有其它少数民族舞蹈相同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采风观舞过程,感觉是在参与一个个由少数民族人民所操演的仪式,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舞蹈就是一场在现代社会中操演的各种少数民族的仪式,舞蹈即是仪式。这些仪式既有人与神沟通的祈福禳灾,祈求祖先、神灵保佑的宗教仪式,也有人与人沟通的追求爱情、友情的狂欢仪式。这些仪式展现的是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劳动、欢唱、爱情、图腾、宗教……都体现仪式的“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14]的特点。众所周知,广西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音乐舞蹈资料十分丰富。可以说,凡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有不同形式的歌舞或祭奠节庆活动。所以,广西一向有“歌舞海洋”的美誉。这些音乐舞蹈有“原生”的,也有“移入”的和“化合”的;有服务于生产、娱乐的,也有服务于宗教祭祀、节庆甚至巫术活动的。它们包含在各民族文化发展漫长历史的各个阶段之中,显示出广西这个多民族地区的乐舞文化特有的多层面性和多功能性。

舞蹈起源于先民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在原始社会,舞巫同源,在“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观的影响下,先民进行一系列的程式性的仪式,以舞、乐、词、曲的形式来与神灵交流。舞蹈有乐神、娱神的原始宗教意蕴。综观广西特有少数民族一些具有代表性舞蹈,基本上可以将他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表达人神沟通的,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或图腾崇拜的舞蹈。表现在舞蹈中所用的乐器和所表演的原始宗教仪式舞蹈。

广西各民族历来有多神信仰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瘟除疫、保佑安康,求子还愿、人丁兴旺等,都要通过祭祀神灵来实现心中愿望。在祭神的仪式中,民间宗教色彩浓郁的舞蹈,主要有“师公舞”、“道公僧公舞”、“巫舞”等。

师公舞在桂南、桂西、桂东北地区的壮族、汉族、瑶族、毛南族、仡佬族、水族人民中流传甚广,是一种以戴面具跳神为主要标志的民间祭神舞蹈。在祭祀盛典中,以舞蹈表演各种、各路神灵,保持着戴面具跳神唱神的基本形式与特点。毛南族调套与汉族跳神、跳岭头、跳鬼童,壮族调筛、古筛、古调,仡佬族依饭舞等同属师公舞体系。其所从教派、仪式称谓、神灵名称、结构模式、伴奏乐器等方面基本相同。

为了祈求祖先保佑五谷丰登、幸福平安、子孙繁衍,各民族基本上是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敬祖仪式,依附在这类仪式活动中的民间舞蹈,如京族“哈节”中的舞蹈、瑶族的“盘王舞”和“钦泽格拉”等。

京族的哈节舞蹈

哈节舞蹈是指穿插哈节祭仪中表演的舞蹈,其中有《进香舞》、《进酒舞》、《灯舞》、《花棍舞》等。舞蹈都由妇女表演,称为“桃姑”,由于祭祖敬神的庄严气氛,舞蹈情绪虔诚肃穆,动作柔和圆润,舞姿恬美端庄,口中念道:“鼓舞鼓舞,以鼓带舞,怎样打鼓,怎样跳舞;鼓响舞起,鼓息舞收。”体现了京族人民多情、温顺、含蓄、秀美的性格特征。哈节舞蹈主要以鼓和民歌来伴奏,有着独到的韵味。

“盘王节”中的盘王舞

瑶族主要信奉多神和祖先崇拜,且受道教影响深远。由此形成的各种习俗与节日活动中的传统舞蹈非常丰富,约有二十多种近一百余个节目。盘王舞是祀祖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或称“还盘王愿”,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盛大的纪念始祖的传统盛典。各地瑶族挑盘王舞的仪式歌舞基本相同。其内容,纯法事的舞蹈,也有表现劳动生活和祈求丰收的舞蹈,有歌伴舞的,有打击乐、唢呐伴舞的,也有敲击道具伴舞的。整个盘王舞基调轻松活泼,欢乐喜庆。

瑶族的“勤泽格拉”舞蹈

“勤泽格拉”舞是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在鼓场上十多个铜鼓挂在一排木架上,对面放一个大木鼓,木鼓手以几种不同的鼓点节奏指挥着铜鼓起舞,铜鼓和木鼓交相敲击,此起彼伏,气派恢宏。击木鼓者是主要舞蹈者,节奏多变,舞姿矫健,始终模拟着猴子攀登树木、摘取果实的形象,动作灵巧活泼生动,场面热烈,令观者情绪高昂、倍受感染。

舞蹈中所使用的长鼓、铜鼓、面具、道袍均是广西少数民族在举行民间宗教仪式,进行人神沟通时候所用的神圣物品。伴随这些器具使用,以舞蹈来表现广西先民原始的宗教观。又如:

蚂拐节中的“蚂拐舞”

蚂拐节盛行于桂西北一带的壮族群众中。蚂拐舞是用于蚂拐节祭典仪式上的舞蹈。“蚂拐”乃广西汉族方言用语,意即青蛙。由于青蛙生殖能力强、与人民的劳动现实相关,因此被古人寄寓为祛除恶灵、庇佑平安、促进人丁的繁衍生息的图腾。其舞蹈形式最突出的特性是模拟性强,贴近现实。通过虔诚沉稳的舞步和富有祭祀意味的舞蹈姿态,舞者们共同营造出极具神秘感的蒙眬气氛,寄托着人们渴望与神明沟通、希望祖先庇佑的朴素追求与愿望。

这类带有浓郁宗教氛围的宗教仪式性舞蹈,让舞蹈成为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舞蹈就是与神的交流,“师公”就是交流的灵媒,舞蹈本身就是一场与神沟通的仪式,恰如白族舞蹈家杨丽萍所言“少数民族舞蹈最大的特点是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对大自然、对生老病死和生命的延续,他们认为跳舞是为了跟神沟通,跟生命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丰收了一定要跳丰收的舞蹈庆祝丰收,有灾难了跳舞希望与神沟通,希望神赐福”。舞蹈中包含了劳动人民最原始最朴素的观念,表达了广西特有少数民族所蕴藏的古朴、原始的宗教观、宇宙观。

第二类是表达人与人沟通的劳作、交友、爱情的舞蹈。有表现日常劳作,有表达爱情的。以壮族的扁担舞最具代表。

扁担本是广西劳动人民中间最常用的劳作工具之一,用硬杂木或半边毛竹削制而成,两端较窄,中间较宽,表面平整光滑。扁担舞由最初的“打砻舞”发展而来,后因舂杵笨重,直接以扁担敲击板凳,边击边舞,称其为扁担舞,壮语称作打虏烈或谷榔。流行于广西红水河畔的都安、马山和桂西的百色、巴马一带。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文学创作中方言闪耀的光彩
下一篇论文:韦庄词作审美意蕴浅析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