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新环境下档案与图书工作的比较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而图书馆只要每到一本新书,都会用各种的方法去宣传介绍它。如通过“新书通报”“新书介绍”、“好书推荐”等,并制作成检索目录和工具公开放在图书馆的网页上,上架时先排在新书架等方法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图书的利用服务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读者不设限制,只要办理了本馆的借阅证,读者就可能进入该图书馆阅读或借出图书了,方便快捷;其次,大部分图书馆是采用开架借阅,由读者自己进入外借书库选择所需图书,然后办理简单的借阅手续即可借出,而且可根据图书馆的规定一次可借阅几本甚至十几本,借阅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或更长。再次,读者可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了解图书馆的馆藏,了解图书的内容然后再预借、约借。第四,通过咨询馆员用QQ或电子邮箱等形式,实时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并可根据读者的需求推荐有关的图书。

5 、管理方法比较

5.1 档案与图书的管理都是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的。档案在形成到利用过程中也可利用管理系统进行移交与接收、分类、编目、检索、统计的工作,但档案利用(查档)这部分工作量较大的工作,由于档案不能开放借阅,只能通过馆员来回跑库房完成,同时也不能通过电脑管理系统办理借阅手续,因此大大地增加档案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时为查找几份档案可用去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图书从订购、分类、编目、流通、检索、统计等工作通通都可以通过电脑的管理系统来完成,节省了人力物力。特别是书库开架借阅,办理外借手续能通过管理系统进行,只需一秒钟就可以完成了借还书的手续,更是大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图书的利用率。

5.2 档案不是商品,不带有商品的性质。没经过整理分类组卷的文件等资料,只能称之为文件材料。只有通过整理鉴定,把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分类组好卷,才能称为档案,具有了凭证和参考文献的图书,把同一科学内容的图书集中在一起,只不过方便读者查找,反复共享图书资源。

5.3 档案虽然也有社会的共享性,但是由于档案的有机密性和利用过程中附带的一些条件,所以档案只能以全宗为单位整理集中保存在单位的专门场所,不允许随便放在其他场所保存。图书为了让社会共享,可以集中保存在图书馆。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读者群有所偏重收藏图书。图书还可以保存在任何其他的场所,如家、柜子、桌子等只要放得下一本书的地方都可以保存。可以集体拥有也可以个人拥有。

5.4 档案根据不同内容和价值的大小,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固定的保管期限。如文书类的档案分为:“永久、定期”,“定期”具体分为30年和10年;科技类档案可分为“永久、长期(16-50年)、短期(15年以下)”,并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因此,档案即使损坏、过时也不能随便剔除,只能等到该档案到了保管的期限,经过严格鉴定审批确认没有价值才能到指定的回收站销毁。图书只是为人们增长拓宽积累知识用的,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保管期限,而且可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用各种方法购置。所以当图书损坏严重或过时没有了利用价值时(珍贵的或孤本书除外),随时可以剔除当废纸处理。

5.5 档案具有“惟一性”,又具有凭证的重要作用,因此它的存放条件要求是严格的,不但要求配置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专门装档案的盒子,还必须要配备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设施。库房必须配备铁柜(装档案)、铁门、铁窗来保证档案存放的安全,安装空调、抽湿机、定期放置杀虫药物等来保证档案的寿命。而一种图书可以批量印刷出版也可再版,所以大部分的图书不是惟一的,因此保存图书的用具基本上不怎么严格,桌子、书架、柜子,不管是木和铁的都可以存放。希望图书保存期长一点的,有条件的图书馆和个人可以配置空调、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设施。科技论文,比较。

结论:通过上述的比较,笔者认为,新环境下档案与图书工作虽然同有收集、传递、存贮、检索、处理、交换和利用的共同之处,由于档案与图书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影响着档案与图书的服务和管理方式,使二者之间有不小的区别,互相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要完全实现图情、档案工作一体化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地整合,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但是,

对于不带有密级性质的档案,如上级公开普发的文件,学校公开的发文等这部分的档案资料,经鉴定,不用归档的可用原件,需归档可用复件,按年度、内容、等组卷装订成册后,移交图书馆,由图书馆按《中图法》分类、著录、排架,按图书的形式进行流通;或制作成电子文档,分类挂在校园网或图书馆网页上,让需要者自行查阅。这样既可以共享信息资源,方便群众,同时可丰富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藏书内容,也减轻档案馆(室)人员的工作压力,逐步向着图情档案工作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与《中国档案分类法》的析微察异[J].《科技风》,2009,(20):74-79
[2]王蕾.对图情档一体化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3):85-87
[3]杨峰.信息社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实施途径探讨[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22-24
[4]舒任颖,肖文建.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6,(4):28-31
[5]杨友秀主编.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M].档案出版社,2004年:3-5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现有图书馆系统缺陷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论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