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完善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有人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概括为10个方面,但仔细分析其大部分仍属于传统参考咨询馆员的职责,笔者将学科馆员的本质性职责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直接联系”,即与特定院系、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直接联系,深入了解其对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向图书馆提出具体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本人认为要完善图书馆学科舘员制度,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舘员制度,教学科研服务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学科舘员制度成为了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速度,从而也影响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水平,因此,完善学科舘员制度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概念

学科馆员最初起源于学科专业读者对某学科专业文献信息的一种专指性需求。它是现代化图书馆所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而为此项服务所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则称之为学科馆员制度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是指一种由高校图书馆安排兼具图书情报和其他专业相当学历与研究能力等条件的馆员,与特定学科(或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建立经常有效的直接工作联系机制,深入参与其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过程,为其提供专业化、深层化的情报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模式和组织安排。

二 学科馆员制度的渊源、建立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研究级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首创这一服务,称之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提出了“网络化舘员免费导读”服务(neworklibrarian and free guide)。随后,在加拿大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也推行了这种模式,至今仅近30年的历史。我国的学科馆员制度是在借鉴国外学科馆员制度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我国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到2002年末,相继有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近30个图书馆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到2005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图书馆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是根据现代图书馆服务职能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旨在构建能够更好地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现代科技情报和文献信息服务的新型平台,也是一个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说,是图书馆变被动为主动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是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现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重要需求。

三 学科馆员制度的任务与职责

有人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概括为10个方面,但仔细分析其大部分仍属于传统参考咨询馆员的职责,笔者将学科馆员的本质性职责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直接联系”,即与特定院系、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直接联系,深入了解其对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向图书馆提出具体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二是“深层服务”,直接为对口学科建设提供学科前沿和课题研究的长期文献跟踪,提供全面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进行学科导航,整理提供文献资料;三是“深度参与”,即参与院系学科建设和科研课题,并给出科研咨询意见及建议,并承担和完成部分课题研究任务。

具体讲:1、学科馆员直接与对口院系学科建立固定联系,参加院系相关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会议,主动不定期的与学科带头人或院系联络员交流信息,了解并为其完成学科建设和科研任务提供科技情报和文献信息服务。跟踪所联系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学术情报信息,并每年为服务对象编写一期学科前沿动态简报。免费论文。2、学科馆员协助对口院系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整理参考文献,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和决策参考服务。负责遴选、试用、评价对口院系主要使用的大型工具类图书和电子资源,定期进行读者调查,收集师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及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图书馆改进工作的参考依据。3、经常为对口学院(系、学科)教师、学生提供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培训指导,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资源及服务项目,采取多种形式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服务。4、负责搜集、鉴别和整理对口院系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并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和维护学科导航信息。

四、目前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及局限

由于受到图书馆馆员队伍专业结构、专业水平和信息情报研究能力等条件的限制, 虽然发展迅速,但成效并不很理想。本人认为:第一,目前学科馆员生存的环境不理想。各学院领导对图书馆工作不重视,各学院教师对图书馆学科馆员不信任,从思想上排斥不接受,认为图书馆就是借借还还,简单劳动,根本不可能帮助他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第二,图书馆学科馆员没有完全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这一步,联系的不够,不频繁、不深入,坐在办公室等用户上门。免费论文。第三,学科馆员本身素质、能力、水平等各方面不成熟,达不到学科馆员的要求,还有待提高。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既要有图书情报知识、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良好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公关能力。这样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例如,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由专业馆员担任,有着严格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专业馆员通常要求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大学授予的图书馆学硕士或同类学位,他们通晓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图书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熟悉网络、数据库资源分布及检索知识。第四,由于缺乏建立学科馆员所具备的激励机制,其服务方式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许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多为虚设,有名无实,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科导航和信息咨询的作用,无法真正达到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如何完善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本人认为要完善图书馆学科舘员制度,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1、对学科馆员实行资格认证;

要成为一名学科馆员首先要申请获得学科馆员资格。提出从事学科馆员工作的个人书面申请,通过图书馆有关部门审核和研究决定,获得图书馆授予的学科联系馆员资格证书。

2、完善学科馆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要求和职责;

设置学科馆员岗位,明确其具体职责和任务。确定学科馆员在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给予设备和资金等全方面的支持,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鼓励学科馆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科馆员的能力,达到完全胜任学科馆员的工作。

3、完善学科馆员考核办法;

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运作学科馆员制度的过程中建立了考核办法,但是没有建立明确、科学、合理的考核与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考核办法抽象、笼统,不可操作。免费论文。首先,要对学科馆员的任职资格、岗位设立、工作目标及工作职责等要有一个充分的制度保障;其次,对学科馆员的履职情况和行为的全面督促、检查、考核等要有明确的、科学合理的、操作性很强的标准;第三,对学科馆员的续聘、奖励、提升、岗位变动、津贴和奖金的分配要有合理的依据。通过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使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建立一支合格的学科馆员队伍;

完善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关键在人才。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学科舘员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但与学科舘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高层次的信息服务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这是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首要面对的问题

图书馆还必须加强对学科馆员的在岗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聘请校内外专家举行不定期培训班或者选派相关人员到有关单位学习等。 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书情报学知识及外语知识、公关能力及相关专业知识等,通过传帮带在学习和实践中成熟,直至完全胜任学科舘员的工作,以适应现代化今天的需要。

5、完善学科舘员的激励机制

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设立了学科馆员,但由于缺乏建立学科馆员所具备的激励机制,其服务方式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导致了许多高校的学科馆员制度多为虚设。所以激励与否,或激励是否得当,对其能力的发挥影响巨大,所产生的效率也有着天壤之别。

所谓激励,是指激发动机、激励行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一个人若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若受到充分而正确的激励,则能发挥其自身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因此,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业绩的学科馆员进行鼓励,奖项可采用多样化,并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等多种形式,比如:一般奖励、专项奖励、特殊贡献者奖励等。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学科舘员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离不了的一项重要服务。


参考文献:
[1]鹿遥.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34.
[2]杜建华.高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探析.晋图学刊,2007,(1):23-25.
[3]吕桂芬.再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89-9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挖掘高校图书馆潜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下一篇论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思考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