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虚拟馆藏既包括电子信息资源, 也包括非电子信息资源。之所以将馆藏非电子信息资源纳入虚拟馆藏的范围之内, 是因为尽管世界各国图书馆的馆藏绝大部分都是非电子信息资源, 但只要实现了联机检索, 其他图书馆的传统信息资源就是一个实体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虚拟馆藏具有丰富性、及时性、共享性、无产权性等特点,因此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 只要拥有计算机并与网络连接, 便可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并不受图书馆开馆时间、文献复本、文献借阅期限等因素的制约。图书馆可以在自身的主页上引入虚拟馆藏板块, 从而更加合理的构建自身的馆藏空间结构。如东莞图书馆通过东莞市民学习网和东莞数字图书馆,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实现了实体图书馆真正意义的24 小时为读者开放, 满足了广大市民不断更新学习载体与方法的需求; 通过儿童天地、礼仪之家、玩具图书馆等寓教于乐的亲子氛围, 为父母和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之“家”; 通过建立视障人士阅览室、送书到敬老院、送书到监狱等特殊关怀服务, 践行着“特殊群体平等享有读书权力”的承诺; 通过东莞学习论坛推出系列讲座、展览, 免费日语、英语、粤语等培训班, “每日一书”推介等活动, 为市民搭建起了一个学习的桥梁、开启智慧的窗口。正是这种高雅的读书环境吸引了不少的读者参与阅读。
2 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必要性
信息无时无处不载,它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如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来传达。所谓信息服务职能是指有针对性地对待定的知识进行搜集、整理、检索、研究与主动传递的职责和功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具体表现为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开发研究,即使传播文献情报,满足用户对文献的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日益显现其巨大潜力在图书馆的各项只能中,越来越居于突出地位。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这一变化,是图书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的整体发展趋势在原有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向强化信息职能、现实图书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是非常必要的。
3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3.1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图书馆要尽快改变封闭、静态的信息资源的存储和收藏,把图书馆建设成开放的、动态的信息服务系统,从而使图书馆高度信息化,为读者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提供切实快捷。从观念上来说,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收藏为主的“藏书楼”旧观念,要跳出“等,靠,要”的心理定式,摆脱传统开发的框框,确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观念。加大对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开拓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路子,突破旧的模式,由过去的书刊收藏单位逐渐变为信息集散中心。
3.2 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高校开发利用成效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一定要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学科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广大读者提供多
途径的服务渠道。
[ 参考文献]
[1] 许中华.谈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06- 109.
[2] 章亦倩.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的采访工作[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97-
98.
[3]现代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浅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1)
[4] 王元春. 现代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 J ]. 现代情报, 2004, (2) : 16.
[5] 仲超生.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研究[ J ]. 图书馆学研究, 2000, (3) : 7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