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学界关于民办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研究相对薄弱,尤其针对图书采访质量控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更少之又少。论文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在对不同层次的读者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民办高校如何提高中文图书采访质量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采访;质量控制
在网络和数字资源非常发达的今天,虽然磁介质的视听资料、光介质的缩微资料、电子读物以及多媒体资料等机读文献收藏迅速增加,但纸质图书目前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1 民办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的采访现状
1.1 图书出版发行现状
图书出版是图书馆图书采访的上游环节。图书出版的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采访工作的质量。由于出版的图书良莠不齐,使选书难度增大。图书馆采访工作是要求高质量的适合本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图书资料,但出版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至2006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其中符合LM监测系统数据要求的出版社计555家(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①。每年出版新主题图书品种十万种以上。出版数量越来越大,高质量、高品味的图书却越来越少。通过分析发现,繁荣的出版业后面存在许多隐患,受经济利益驱动,重量轻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根据多年中文图书采访经验,把图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1.1 从内容上看,选材雷同、克隆版本多,滥竽充数,缺乏精品。此类问题在经济类和计算机类尤甚。通过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不难发现,“巴菲特”投资方面的书有42个品种、“计算机文化”方面的书有102种之多。
1.1.2 从形式上看,虚假浮夸、粗制滥造。以文学类、科技类、工具类图书居多。例如,世界名著以组装、配装、选集、全集、系列等形式,形成了几十个直至上百个品种。一种书可以有精装、豪华、珍藏、袖珍、缩影、平装、简装等众多版本②。
1.1.3 从外观上看,装帧、印刷质量低劣。一些新书到馆不久,就由于脱胶、脱线或倒装需要重新装订,还有部分图书出现错别字、倒页、缺页和错页现象,即使是信誉比较好的出版社也有这种现象发生。
1.1.4 从发行上看,同书异号和异书同号现象时有发生,使采访人员在利用计算机进行ISBN查重时,造成图书的重订或漏订。第一,同一种书,不同的书商提供的采访数据ISBN号不一样,这种现象时常发生;第二,预期出版的数据提供的ISBN号和实际出版时的ISBN号不同。
1.2 图书采访人员现状
采访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影响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一大因素③,学界关于民办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的学历层次、知识背景、综合素质的研究已经很多,深感忧虑者有之,给予过高的期许者也有之。任何一个采访人员都不可能对他之外的所有学科都有清晰的把握,在采选图书时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精华糟粕共存的现象。
2. 民办高校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策略
图书采访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建设、采访人员的素质、经费的使用、图书信息的收集、采访手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素质教育论文
2.1 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建立学科馆员制是采访质量控制的基础
2.1.1 服务意识 民办高校采访人员的工作任务一般都比较重,因为馆藏要在短时期内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完成数量,而图书又是通过流通部与读者见面,因此采访人员一定要积极主动,寻找一切可能机会与读者多接触,多渠道主动听取读者的意见建议,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修正采访工作中的偏差。不定期地进行流通信息分析,以此来检验图书采访的效果。
2.1.2业务素质 首先,依靠只具备一、两门学科背景的专职采访员,来满足学校几千名甚至几万名分布在几十甚至上百个专业领域的师生教学、科研所需文献要求,其难度不难想象。更何况师生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学科的发展是动态的,加之专业越办越多,重点学科和学位点不断增加,使采访工作越来越艰巨。因此,采访人员必须不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其次,文献的收集能力,图书信息是双向的,采访人员拥有掌握图书出版发行信息的能力,图书出版发行信息是采访人员进行采访的前提和基础。但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好图书采访工作,收集馆藏信息、读者信息的能力远比收集图书发行信息更重要。再次,文献辨别能力最主要的是对非法出版物和低级庸俗读物的甄别;精筛细选,及时而稳妥地收藏教学、科研所需的图书,使馆藏体系科学而健康地发展。
2.1.3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是沟通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专家、教师的桥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