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对高校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启示,本文结合民办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借鉴了《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方法上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百家讲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启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完善学生素质,建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它对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识教学规律,研究教学中的种种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民办学校也是受重视的,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教学管理中,各大民办院校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不断地致力于改革创新中,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民办院校的高就业率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学形势上看,目前民办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市场化倾向越来越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的,从而保证高就业率,于是一些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总会问“学好专业课在就业时有优势,学这些政治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能帮我赚大钱还是能帮我找份好工作呢?”这是思政课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多数学生的政治意识已经被其对物质、对金钱的追求所遮盖而逐渐淡化,形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普遍对政治比较冷漠,不关心,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入党绝大多数不是真正拥护中国共产党而是为了能够在找工作时比别人多一个“本本”。就业第一位是众多民办院校的特色,所以在整个教学中不难发现上至领导,下至学生,重专业课程,轻公共课程,公共课的课时一减再减,给专业课让课时,给学生找工作留时间。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对思政课也很难重视起来。
(二)空洞的说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就是一门空讲道理的学科,我们的老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给了学生,其结果是教师在上课时变成对教材内容的单纯诠释;对学生而言,应付考试则成了惟一的目的。从而形成老师上课辛辛苦苦,学生考前紧紧张张,考完之后忘个精光的独特现象,学生毕业之后还反映没学到什么东西,拿“两课”来说,学生每年都在学,但还没有学完,前面的就已经忘光了。像大一时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中学时就已接触过,但到大二、大三时,老师如果提问有关原理,大多数学生早已不记得了,更不用说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和过去理论所宣传的不一样的现象,比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个问题上,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看到我们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只有正视现象才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没有教师,不能成为学校;没有优秀教师,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具备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少;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青年教师比重过大;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过少;部分学校没有形成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机制;民办院校功利性太强,教师的福利待遇不高造成教师流动性大,等等。这既是整个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特点,也是我们民办院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现状,所以,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的素质也是关键。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形势
为了解决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全国各大民办高校都积极响应政策,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思政课程的改革。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出现一大批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思政课不想听的现象在部分学生中仍然存在。不少学生把思政课当作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应付考试被动接受,不能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有机结合。还有一些学校在改革中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张旗鼓的宣布我们的思政课开始改革了,但是到底怎么改,改什么,改过之后有没有取得效果没有人关注,所以很多学校改革后的思政课堂仍然和以前一样,“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讲”、“老师一提问,下面一片安静”要不就是一讲社会主义好,学生抱怨声一片。有些学校在改革时甚至只做做表面工作,应付检查,改革完全是为了缩减课时……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曾经是课堂教学的标志,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介充斥着大众的生活,让这些早已习惯热闹、快捷、方便的80后,90后的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