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刍议高校篮球专选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主题定为“大学创新与服务”,设计的主题中有“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创新”。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体育院系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批评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体育各个专业方向的推进发展,在篮球方向推行批判性思维也日益显得重要。然而,我国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缺乏对批判性思维有目的的训练,以至于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较低。篮球专选课的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唯令是从”现象,学生在技战术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质疑。
关键词:高校,篮球专选课,批评性思维,培养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主题定为“大学创新与服务”,设计的主题中有“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创新”。可见,“创新”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它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需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体育院系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批评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体育各个专业方向的推进发展,在篮球方向推行批判性思维也日益显得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对篮球专选班学生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1.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内容

批判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批判一词英文critical源于古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进一步的结论”。

按照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思尼斯观点,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免费论文参考网。其主要内容分为论证的分析和澄清以及其前提和推论的评价。

批判性思维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需要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它以一般的逻辑思维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不可缺少的一环。学者们对对批判性思维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由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两部分组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从多角度考察合理性;评价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批判性精神是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识和倾向。具体的说批判性精神有五大要素:独立自主;充满信心;乐于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好奇心。

1.2批判性思维与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

近一二十年,批判性思维教学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众多的大学,甚至一些中小学纷纷设置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来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然而,我国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缺乏对批判性思维有目的的训练,以至于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较低。篮球专选课的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唯令是从”现象,学生在技战术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免费论文参考网。

2. 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2.1在篮球的技、战术学习过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阶段,是篮球专选班学生学习、掌握、运用技战术的关键阶段。在此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往往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节奏不一定适宜每位学生的学习,这时需要学生提出大胆的质疑。

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常首先让所有同学了解整个动作的结构,然后再分解练习每个环节,例如:在学习行进间高手投篮的过程中,最后的“球出手环节”为:辅助手离球,投篮臂充分向球篮方向伸手腕前屈,用食中指力量柔和的将球投出,但练习中往往出现很多学生手臂直接发力,手腕未控制而导致投篮不中,这时,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进行“球出手环节”的针对性练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建议而采取相关的练习,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战术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认为不合理的环节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战术的精神,把战术学习的更加扎实,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免费论文参考网。

2.2在篮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争议性问题需结合批判性思维解决

当今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界还存在很多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一种理论、学说或观点经资深学者或知名专家阐述后,很少受到他人的质疑。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温良、谦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的研究学者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没有勇气和信心去解释、分析和评估他人的观点,也就难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自我校准。

篮球的理论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在《球类运动――篮球》教材中,篮球运动的起源该书观点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当时受启发于当地青年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将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及发明过程解释为青年摘桃扔入桃筐过于简单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片面的观点直到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10周年后,才有专家撰文写到:根据本人200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亲自对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考察发现,当地并没有桃树,多为枫树,故“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这些观点与奈史密斯博士自己撰写的著作《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Basketball----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中阐述的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发明过程相矛盾,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篮球运动的核心问题---篮球运动伊始确立的“准确性”原则,它至今仍是该项目的核心所在。再例:本书的第一版(1988年)和第二版在“突破”的技术章节中,都将突破的动作方法分为四种:1.运球交叉步持球突破;2.运球同侧步持球突破;3.交叉步持球突破;4.同侧步持球突破。这种划分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突破技术属于运球技术的一种,无论是原地持球突破还是运球移动中突破都是运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交叉步突破和同侧步突破都属于原地持球突破,上述分类方法误将两种突破方法分别划分到原地持球突破和运球中突破,从运动学结构和实战情况来讲,运球中是不存在交叉步和同侧步突破的,而且,四种分类方法的前两种方法的名称本身就是语法错误。就是这样的错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从第一版至该书2001年第三版),没有专家和学者对其提出质疑。

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对批判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重视,对所接触地理论怀有批判精神,要打破“唯书、唯上”现象,对其进行质疑、解释、讨论、多角度考察,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2.3高校篮球专选生未来工作需要批判性思维

高校篮球专选生的工作基本上定位于各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包括篮球课程的教学、篮球队的训练及科研方面。

2.3.1在篮球教学和训练方面,篮球技能的传授和篮球理论的讲解是最基本的工作,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如何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增加新颖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有些学生需要克服惰性;有些学生需要克服学习某种技术或动作时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而有些学生由于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自卑情绪。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分析、解释和判断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些引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2.3.2在科研方面,批判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发现问题,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获得知识提供创新平台。

3.对高校篮球专选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融入篮球专选课的教学过程中

3.1.1在篮球专选课的技术教学过程中,力争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大胆表述个人意见。以使学生据自身情况自主的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3.1.2 在篮球专选课的战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战术思想布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自主考虑战术的关键点和利弊,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敏捷性和判断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

3.1.3在篮球专选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讲座形式,应着重介绍该理论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而不必强调理论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并多设置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3.2改进高校篮球专选班的期末考核体系。

3.2.1可制定相关制度,如:学生如提出的问题根据质量可直接在期末考核中得到相应附加分等,以鼓励大家积极思考。

3.2.2在诸多考核方式中,技术考试、论文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考查方式,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3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3.1拓宽知识面。篮球专选教师对论证逻辑、非形式推理、形式逻辑学、逻辑与辩证法等课程进行了解,可以首先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所运用,进而使学生提高这种能力。

3.3.2提高认识。在篮球专选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高校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潜在和长效功能,时刻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 [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4:1
[2]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3]高等教材编写组.球类运动-篮球(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29-130
[4]谭朕斌.对篮球运动起源的考证-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10周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7
[5]黄芳.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132
[6]张明.篮球专修课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3
[7]周曦.篮球专修课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的探索[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8]郭斌.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巢湖市城市社区武术健身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论文:大众健美操在乡镇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