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观
3.3.1楚雄彝族群众参与的目的
楚雄彝族人民主要生活在崇山峻岭,山高路峭,人烟稀少的哀牢山腹内,人群居住分散。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使之成为加强村寨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和睦相处的关系;是调和民族心境,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目的:首先是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其次是弘扬民族精神;然后是提高传统体育技艺。从中表明了楚雄彝族群众所处的生存环境、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形成了对参与体育活动排列顺序的价值观,反映出一定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识。
3.3.2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成因
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一种深厚的古文化遗存和积淀,是从彝族文化共同体中的剥离与凸现②。楚雄彝族在参与传统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客体诸如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区域因素和加强彝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可视为楚雄彝族群众最终演化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直接诱因。与此同时,传统体育活动又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思想观念、历史传说、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体育与舞蹈等文化传统,无不印有深刻的宗教烙印,宗教已成为其彝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彝族文化存在、发展、传播和保存的重要方式。免费论文网。所以,宗教对体育积极因素的吸纳是促使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免费论文网。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民族文化事业中体育新闻与报刊的宣传和引导,能有效触发彝族群众参与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同时,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背景已渗入到民族潜意识中,在调和朋友、家庭的关系当中,他们逐步体会到传统体育活动在扩大交往空间,建立良好的民族人际关系上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也反映了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成因方面上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一面。
3.4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特征
3.4.1自发组织的特征
在生活单调,生活趣味性比较缺乏的楚雄山区彝族生活中,传统体育活动是彝族人民唯一的趣味性活动。彝民们为了释放一天的劳作苦累或丰收的喜悦,在劳作之余自发组织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以及一些接近婚龄的青年男女为了寻求对象及谈情说爱,在一定的时间和场所自觉聚在一起进行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所以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山区以自发组织为主。在城区,政府的相关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吸引外来人员,在喜庆节日和传统节日或景区组织一些传统体育活动。
虽然楚雄彝族人民自发组织传统体育活动比政府部门较为频繁,但他们没有系统的管理和组织机构。这表明基层各级人民政府、区域单位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程度比较低,这一倾向反映了政府行为在加强民族体育建设方面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楚雄彝族群众自发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进一步提高政府行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各级体育协会的建设,仍然是楚雄彝族地区近期内发展民族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3.4.2点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
民族节日、喜庆节日是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最多的时间安排。如:楚雄的火把节;大姚的插花节、赛装节、锅巴节;双柏县小麦地的虎节、双柏县鄂加乡的鬼节;牟定的三月会等。这些节日,既有轻松狂欢、尽情宣泄人类情感的;也有充满神秘威严,折射神灵世界的;既有天人合一,享受大自然美景的;也有神圣庄重地拜佛祭神,迫念佛祖业绩的;既有季节性,又有固定不变的,既有憧憬未来幸福、祈求丰衣足食的,又有纯粹竞技表演,展示彝族征服大自然的能力的。既有全民族老少都介入的,又有专门为妇女、儿童创造的节日,既有全区域性的,又有局部地域性的。整个民族喜庆节日纷繁多姿、交叉融贯,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社会画廊,尽管不同区域的彝族节日在日期、内容、意义,过节方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稳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共同特点。说明群众参加传统体育活动只是节日生活中的点缀,参与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民族节日,正确引导,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3.4.3楚雄彝族风情浓郁的活动项目
通过对楚雄九县一市的实证考察,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彝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20余项。武术、摔跤、抱腰拔腰、扳手腕,打秋千、打磨担秋、打车秋、踢踺子、打陀螺、射弩、跳脚、拉手、耍狮子、流星、爬油竿等。其中武术中有刀术、棍术、拳术。刀术早在清朝时期盛行于楚雄、禄丰、元谋等县。刀术中的“关公刀”主要流行于禄丰县高峰乡、牟定县江坡乡;“蔡阳刀”主要流传于禄丰县高峰乡;“梅花刀”流传于禄丰、牟定、南华等县;“春秋刀”流传于南华、双柏、牟定。棍术也叫棒术,在牟定县江坡乡龙排村流传着一种类似“金骨棒”的齐眉棍。拳术有太极拳、梅花拳、八卦拳等。曾经方为护身防卫之用,今多为老年人健身项目,每天早晨,楚雄市龙江公园、工人文化宫以及各县公共场所,均可以看到打太极拳的老人,动作缓慢,刚柔并兼。有重大节日活动时,也作为表演项目之一。楚雄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更多展示的是民族生活风情,也有趋向与大自然的较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与民族传统节日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体现了楚雄彝族文化。这些项目个体随意强,或在参与过程中投资不高,或是利用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条件而开展的项目,是楚雄彝族群众最为喜爱的活动方式的主要原因,这对目前楚雄社会经济相对发展缓慢的时期,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不能不视为一些有利的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楚雄彝族地区的地缘关系、经济方式、民族文化为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构建了支撑平台。以民间传承、宗教派生为主,辅之体育职能部门的传承方式;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协会,群众自发的三位一体管理方式,为楚雄彝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运行环境。
2.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重视区域因素,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可视楚雄彝族最终演化参与的直接诱因,宗教因素的积极吸纳是促使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体育新闻报刊的宣传与引导能有效触发雄彝族群众参与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反映了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成因方面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一面。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