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因而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而超过7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文献检索课程。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文献检索课,改革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能力[1]。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的一个总结报告:能够知道什么时候产生信息需求并能够搜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2]。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教育界和图书馆界密切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深处信息爆炸的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知识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命”,谁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并利用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因而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化工大学大三年级在校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调查,分析了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文献检索课改革来加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有所裨益。
1.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部分北京化工大学大三年级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经管、文法、机械工程、计算机等全校的各个专业,主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和利用信息能力设计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06%,以下是调查结果及相关统计分析。
1.1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总体来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不强调查问卷,许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获取信息的平台和资源来获取有用的文献信息,对于搜索引擎的利用也仅限于简单功能的查询,不能“广、快、新、全、精”地查找有价值的信息。具体表现如下:
(1)从获取信息的途径来看,尽管很多大学生依然倾向于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信息渠道(60.5%)获取生活信息,但互联网和搜索引擎(57.8%)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亲睐,而纸质书刊(21.3%)和电子数据库(19.3%)却没有得到普遍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专业学习信息的获取还是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67.1%),对于某些自己感兴趣但不清楚答案的信息,选择绝大多数时间会查清楚的仅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可见当代大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同时,电子资源和专业数据库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论文的格式。
(2)从上网目的来看,值得欣慰的是,尽管70.8%的大学生选择用互联网来聊天、游戏和娱乐,但选择学习、查阅所需资料的也仍占了64.8%。不过,对于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状况却不是特别乐观,经常登录校园图书馆网页的仅占到了13.9%。
(3)从科学检索方法和对专业数据库的了解及使用程度来看,虽然大多数人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信息,但仅有27.2%的人会使用高级搜索功能进行复杂查询。对于中文专业数据库的了解要略高于西文专业数据库,但是非常了解并经常使用的还不到10%,完全不了解的也有28.2%,而对于西文专业数据库完全不了解的高达64.1%。超过半数的完全不了解科学检索方法,也仅有不到2%的人能够达到非常熟悉;而超过7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文献检索课程,相关讲座的参与程度也明显不高,这正是专业数据库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馆藏资源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1.2大学生评价信息的能力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高达79%的学生在搜集信息后对信息真实性、可行性和有用性进行判断的依据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标准,而利用科学方法模型进行鉴别的比例仅仅只有28.8%。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信息甄别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知道,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信息因其更新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使得对于网络信息的评价变得比较复杂。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大学生更加注重对于某种信息的获得与否,而忽略了其所得到信息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对于信息的获得渠道的合法性考虑也不是很周全。可以说,大学生分析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有用性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1.3大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这一部分的问题设计中,主要集中于引用他人科研成果的学术规范遵守态度、共享信息的意愿、对盗版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待恶意不良信息的做法等几个方面。
(1)从引用的学术规范遵守态度来看,严格按照标准标注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不到1/4,许多同学在引用他人作品或网络信息时没有标注的意识。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意识调查问卷,这是一个很普遍也很严重的问题。
(2)从对盗版问题的看法来看,大学生对于盗版的态度比较宽容,由于经济上的限制使得多数高校学生能够接受盗版行为,强烈反对的不及1/10。对于盗版行为,大多数高校学生还是将切身的经济限制放在首位考虑的,不完全从信息道德出发决定对自身信息行为。
(3)遇到有人恶意在网上散布不良信息时,约69.7%的学生选择了不予理睬,采取好言相劝的占13.9%,采取举报的仅有16.4%,即在对待恶意不良信息的做法上,约3/4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作为的做法。
可见,大学生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同时信息道德意识的淡漠,使得其在面对明显违背社会道德或者违反信息时,自觉抵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文检课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献检索课是通过讲授有关的检索知识和相关的检索工具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从浩瀚的文献信息中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情报信息的课程[3]。文检课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评价和利用信息,而且能够使大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文检课在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是高校信息教育的核心课程。但是,通过本文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的选课情况并不理想,仅为24.6%,而且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2.1规范课程设置,加强文检课在大学生培养中的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由于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不清楚,致使没有一个科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表现为培养过程不连贯,课程设置混乱,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重复等现象 [4]论文的格式。例如,我校的文检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阶段都开课,但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没有体现出课程的层次性。针这种情况,需要对文检课的课程设置加强规范,对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教育的不同阶段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体现课程的层次性:
(1)大一、大二阶段,大学生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是积累基础知识,为日后的专业学习乃至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这个阶段讲授应该侧重于对图书资源的查找、检索和利用;读书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各种教学网站资源的介绍和利用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各种资源等,而对于各种专业数据库只要让学生简单了解并学会简单的检索功能即可。
(2)大三、大四阶段,大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毕业课题的准备、设计和实施以及毕业论文写作。因此这个阶段文检课的讲授要侧重于各种专业数据库的复杂检索和利用以及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及方法等。
(3)研究生阶段,学生真正开始参与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最后毕业论文的写作。这个阶段的讲授内容要侧重于检索理论与综合检索技能;专利等特种文献的基本知识、写作与检索方法;科技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技巧;网上免费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等。当然所谈到的内容各个阶段根据需要都可以讲授,但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一定要有所侧重,这样能够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真正把每个学习阶段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讲透,并保证其有足够的上机实习时间进行消化吸收。
2.2 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讲授效果
目前,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并通过考试予以初步演练,最后“知道了正确答案”。这些弊端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5]。要改变文检课的现状,必须寻求一种从教学理念上彻底突破的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文检课这种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广案例教学在文检课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体实施办法:(1)案例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在开始讲解之前一定要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美国施乐公司利用竞争情报在商战中扭摆为胜”的案例等。(2)案例在数据库检索及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这些内容的讲解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针对这些案例,从如何选择数据库,到检索策略的制定,到检索过程的实施,直至检索结果的筛选等,学会综合的检索和分析利用技能调查问卷,而不是单调的讲解每个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单纯的讲解检索词的选择和组配方式。(3)案例的来源: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事先拟定。关于专业方面的案例,可以与本校的查新员进行充分交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要注意将委托人的创新部分做适当处理),也可以与学院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请他们帮忙提供检索课题;另一部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兴趣爱好自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