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与创新教育的探讨

时间:2015-09-12  作者:魏宁 薛艳梅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学科分类中属于文科类学生,人们在开展创新教育时,往往有以下模糊认识:

 

1、认为文科类学生不像理科类学生,没有掌握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技术,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文科类学生不像理工科类学生,如机电、计算机等专业比较好搞小发明、小创造和小改革,有天生的专业优势,文科类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2、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创新教育主要在中小学生开展,大学生没有必要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3、认为创新教育与专业学习相比,专业学习更重要,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

4、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要有专门的经费,没有经费的支持也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以上的观念主要是对大学生特点和创新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

1、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特别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接受了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更强,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的活动,其组织能力和协调方面有其优势。在者创新正如关士续教授指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技术社会学和技术经济的概念,它不是指技术本身要进行创新,而是指将技术成果引入生产过程中,其结果是由重要生产要素组成的生产函数发生转移。”所以说创新不仅仅包含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具有将技术成果引入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等同于技术能力,所以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可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可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2、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无论年龄大小,在人身的不同阶段,从事不同职业都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比中、小学生多,其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想象的资源更多,更利于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活动的开展。

3、创新教育与专业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将创新教育有机的融合到我们的专业学习之中,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为通过创新教育,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愿意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的学习”,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经济管理类学生也促进了其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和学习。

4、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要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应将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贯穿的整个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注重校园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创新心智,开发创新潜能,学习创新方法,掌握创新技能,提升创新素质。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类课程少于理工科学科的特点,适当增加其实践教学环节,将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我们认为开展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文化教育,要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要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教育机制的建立,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从观念引导到行动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建设的过程。总之,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组织,我们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思维开阔,跨度大,比较活跃。在经济管理理论方面,通过专业的学习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善于思考,虽不具有专业技术的优势,但在创新活动中不易受专业技术理论和认识的束缚,思维更大胆,更活跃,更富有发散思维的能力。

2、想象力十分丰富,但缺乏创新性想象。不受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束缚,善于想象,但由于没有掌握创新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创新性想象,难以产生出具有实施意义的方案和方法;但通过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将所学的创新方法用于实践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其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3、富有灵感,但不善于把握。由于有想象力丰富、思维开阔,灵感会常常光顾,但由于对灵感的出现无准备,或没有察觉,使灵感从身边溜走,失去了创新的机会。通过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把握创新灵感的能力,养成关注灵感生产的机会。

4、喜欢团队作战,一般不擅长单兵作战。经济管理类学生比理工科类学生更愿意一起开展讨论,研究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积极思考,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但一般不擅长单兵作战,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针对此特点我们注重在创新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意愿组织团队,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有意识训练个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与创新教育的目的探讨

开展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文化教育,要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庄寿强认为:创造力是隐性的创造能力,又称为创造潜能,它是先天形成的一种自然属性,与人的知识和精力并无直接关联,而创新能力是一种显性的创造能力,它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人后天通过各种教育或训练才形成的素质,与人的知识和精力即后天的培养密切相关。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由创新者以已知信息、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重新组合,产生出具有新颖性、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是可以通过创新文化教育和创新活动培养和提升地。

创新能力主要由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部分组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指创新者在已有信息、知识、经验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创新对象的情景、状态、用途和性质等重新认识的过程。发现与提出创新问题可以将其分为研究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性问题。研究型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创意来解决。发现型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对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解决问题方案的产生和创新的效果。在创新教育中要多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问个为什么,去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将问题的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直至达成目标的全过程,所需要的完成成果的能力。这种完成成果的能力包括构思、设计、制作、实验、组织、总结提高改进、整合等诸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有四个要素:一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确定和步骤的设计;二对解决问题的已有知识和相关知识是否掌握完备和充分;三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是否都指向目标;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在开展创新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以上各种综合的能力,提升其创新的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与创新教育的方法探讨

为了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和加强创新文化的教育,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1、注重教学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改革。将创新学、创新教育、创新的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教程等创新教育类课程拿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接受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树立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讲授中,强调教师要介绍本专业课程的理论发展历史、前沿动态和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接受本专业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激发其创新潜能。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教学生活化,构建活力课堂
下一篇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