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高职高专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初探-论文网

时间:2014-06-06  作者:焦安勤
再如:混淆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扩大道德的作用,忽视法律的作用;还有的混淆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致使在有些问题上,比如对待一些曾经违法或者是犯罪人员的态度问题上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还有的学生信奉江湖义气,出了问题或矛盾,不愿意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观念淡薄。

(四)法律信仰尚未确立

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并未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法律信仰,部分学生过分夸大社会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现象对执法过程的影响,扭曲权法关系。而更有部分学生缺乏坚定的法律信仰,难以转化为自觉服从和自觉遵守法律。有部分学生对法的价值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有法律信仰的意识,也知法、懂守法,但因为很多主客观因素,难以真正从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进行追求并积极实现之。

三、高职高专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从我国高职高专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真正将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有用之才,除了社会和家庭外,学校教育应该是主阵地、主战场。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法治环境、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改进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构、改革教学方式,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制教育的深入不断达到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法律意识。本文针对改进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构和改进教学方式进行论述。

四、改进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法律意识

“05方案”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整合成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职高专课时为每周3课时,共计54课时。大大地缩短了原来课程的课时,在内容上,法律基础的课时分配相对较少。加之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识将对较弱,学习能力和风气不如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即便教师满堂灌,仍难以将所有内容讲完,更何况,满堂灌的教学效果值得商榷。那么,如何改进原来的教学方式,在课时量紧张的状况之下,切实达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积极争取学校政策,改进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构

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是核定的,在该课程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将“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走马观花、点到为止,没有时间深入讲解,更别提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吃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将教材体系通过专题讲授的方式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法律基础”部分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讲授。在实践中,即便如此,“法律基础”部分的上课时间仍显不足,学生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要弥补不足,就只能积极争取学校教学主管领导和部门的政策支持,开设比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普通专业通用、实用的部门法课程供学生选修。其次,建议各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性,适当设置与专业相关、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相关的法律。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与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设《合同法》、《公司法》等课程;师范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均有涉及,但都不会太详细。要等到学生需要时再学习已为时过晚。

通过学校政策的依托,在进行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大纲相结合,开设对本专业有实用价值的法律类课程,将大大地,弥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切实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容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的不足,我们可以争取学校的政策来改变这样的现状,但要真正达到教学实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必须依托课程的教学改革。

1、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上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解地更为生动,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优势,它能有效利用时间、课堂内容更丰富、更形象。加之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教学效果自然凸显。

2、增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

“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最具吸引力、也最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融入案例教学,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将理论融入案例,学生更易接受,在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达到了“知法”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学生守法、用法的意识。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不同教学对象,选择案例时也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法律基础”实践环节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职院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_思想工作-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如何提高技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刍议_体育意识-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