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实现财会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缓解目前财会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能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我国高校财会专业要适应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把强化创业能力作为特色,以强化学生创业能力为教学工作思路,完善原有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整合完善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
论文关键词:高职,财会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姓名:解媚霞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7
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经济师、讲师
学历:浙江工商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冯巧根
论文发表情况:在《当代财经》、《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会计之友》、《对外经贸财会》、《对外经贸实务》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10余篇。
工作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主讲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清雅苑4-4-202室邮编:310018
电话:0E-Mail:xmxmeixia@sina.com
众所周知,财会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创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资金筹措、资金营运、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成本核算与控制、存货盘存、财务分析、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等等,这些知识均是经营企业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掌握了财会专业知识,创业就成功了一半。相对地,通过创业教育活动,学生能有效地运用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既能提高对专业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又能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达到以创业教育促专业教育的目的。可见,实现财会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缓解目前财会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能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然而,目前大多学校只注重学生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高校财会专业要适应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把强化创业能力作为特色,以强化学生创业能力为教学工作思路,完善原有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整合完善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
一、培养目标
作为面向全体财会专业学生的创业入门教育,创业教育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培养目标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学院的行业办学优势与区域优势,培养具有扎实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的创业型专业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创业意向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和创业基础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创业管理实践能力,进行创业孵化,培养自主创业者。创业型专业人才是针对广大学生的大众化培养目标,自主创业者培养目标是以有创业渠道或强烈创业愿望者为培养主体的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两层次目标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财会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教育内容与体系,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意识、创业心理、认知企业(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创办企业(市场选择、计算所需资金、筹措创业资金、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经营企业(员工管理、营销管理、供应商的选择、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法律与税收(合同订立、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等八大模块25大元素,并根据创业教育元素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融通性和互补性,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3种授课形式(见图1):融入专业课程授课、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一)融入专业课程授课
融入专业课程授课是指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在挖掘本课程应有的创业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在传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并不另外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例如,创业教育元素中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等在经济法课程中体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课程中体现;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在税收相关课程中体现等等,所以对于这些创业教育元素不需要另外开设该类创业课程,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对这些创业教育元素进行强化,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将书本知识还原现实生活,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增强其切身体会,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例如:在《财务会计》“短期借款核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知识,然后根据实际借款业务处理流程,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扮演借款单位业务经办人、出纳、会计、财务经理、单位负责人以及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应模拟角色具体操作工作步骤。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