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崇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的自觉性,巩固并加强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教育,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更多地面向现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把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营造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认同。
马克思主义一般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存在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著之中的理论形态;二是制度构建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之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理念中的制度形态;三是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的观念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启示,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心理认同,通常有两条实现路径,即价值理念本身的宣传普及,以及以此理念为灵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落实。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结合人民大众的生活、社会实践,逐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理解、认同,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仰,成为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其实质就是推进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与信任。正如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认同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价值认同性的“公民”。让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群众生活,让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社会变化规律,并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关注人需要的不同层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体现尊重差异的层次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理解和探索认知需要,追求和谐、对称、秩序的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需重视区分不同层次人群追求和谐、秩序的需要,采取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公民信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和谐统一。因此,需要强调以下三个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基于利益实现的认同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尊重差异的层次性。需要细致分析大众的分层结构,针对不同对象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和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形式。在把握了大众的分层结构之后确定不同重点。城市中的工人和农村中的农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普及的重点,但城市中的“大众”与农村中的“大众”就有不同,城市中的原住工人与进城不久的农民工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社区的居民也属不同的结构分层。不同的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普及教育形式和方法。对于党员干部要通过理论学习,强调实际践行;对于青少年学生,要通过教育培养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对于普通群众,要结合各种纪念、庆典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他们的心灵中去。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他们基于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选择不同的文化归属,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不同的理论兴趣和价值评价。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双向过程:一是由理论观点影响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二是由理论观点掌控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体意识两种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一定要熟悉人民大众的语言习惯,尊重人民大众的语言方式,遵循人民大众的语言接受心理,善于把深奥的观点和抽象的概念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是缺乏能动性和批判性、没有自由意识、待被整合的同质原子的集合,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同的阶级、民族、区域、性别、年龄和职业,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与接受方式相适应。费斯克说:“各种各样的大众层理是以主动的行动者,而非屈从式主体的方式在各种社会范畴间穿梭往来的。他们不用太费力劳神,便可交替采取或同时采用显然相互抵牾的立场。”。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拓展和强化各种媒体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和空间,积极的制度构建和政策落实,将主流价值观作为制度安排和设置的灵魂融入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实施中,最终转化为人民大众能够看见和接受的现实存在,成为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同、信仰。
四、关注发展需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客观要求
发展需要是人们需要的高级形式,包括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