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武术的全球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从全球化的意义上思考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武术逐步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角度入手,探讨解决目前传统武术传承问题。就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对传统武术认同提出基本原则和策略: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文化认同的“注重实用”原则;“兼容并包”原则;“和谐统一”原则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应该真正的向世界“亮剑”;并积极借鉴外国传统体育传播经验;让青少年产生认同和兴趣的师徒传承方式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不以进入“奥运会”为终极目标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传统武术,文化认同,原则,策略
1.1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文如何化认同与适应
21世纪是全球化世纪,全球化的理念已渗入世界各个角落。全球化给全球的文化带来许多新问题,特别是给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途程中,都要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矛盾运动: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这种矛盾运动,文化学上称之为‘认同’与‘适应’。”[1]中华民族自身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能保持自身的优越性,并使之发扬光大,推向世界,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凝聚着中华先民的人生哲理,吸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精华而逐步形成自成一体的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之所以将传统武术放在全球化背景下来研究,是因为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和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学习对象,同时,传统武术本身也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代代先贤们的不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时期的诸多问题和困惑。“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武术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矛盾有着各自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武术的概念、特点和价值也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对此我们必须具体事物具体分析。”[2]因此,传统武术在向全球化时代发展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充斥着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传统武术在这样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发展是个挑战更是一千载难逢的契机。同时,伴随着而来的全球文化的传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本土文化型态受到猛烈的撞击,传统武术做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必然受到全球化时代下的洗礼。
1.2发展现状—传统与现代的认同差异
发展,是人的发展,而人则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武术的发展就要靠现在我们青少年的继承和发扬,这才是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如何增加当今青少年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和兴趣,从而产生对传统武术的认同呢?就现状看,全国练习武术的人数就其它运动项目而言相对减少,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没有广泛的开展和普及。目前大多青少年看不到武术给他们的带来的直接效果,究其原因,最直接的是人对传统武术价值观的转换。传统武术是客观事物,其价值会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在某一历史时期其价值是固有的,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改变的是人们对传统武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价值观。从古代人们认为传统武术“不离乎日用”的实用技击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之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认为传统武术的这种价值对于现今的发展没有直接效用的价值观的转变。
也正因此,导致传统武术在寻求以适应当下发展的要求以自身从古代以技击价值为主的转变成为以健身养身为主的价值。使传统武术中许多技法突出、鲜明的拳种失传,而突出健身性的一些拳种得以发扬,这种结果就导致多数练习武术的人为中老年,而真正传统武术的传承者青少年会产生对其期望的有很大差距,看不到习练传统武术带来的直接效果。
因此,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武术发展方向的自身定位就需要认真的考虑清楚,不仅仅是以健身价值观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还需要延续古代武术的技击性寓于现今的传统武术中,使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武术训练体系的程式化导致青少年对武术产生的距离感,认为练习武术要求身体素质很好,且难懂难学,强度训练大等诸多因素和固有的思想模式;武术发展的内部矛盾――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没有有机统一和区别对待;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武技在中国的发展(如跆拳道、空手道)对武术的冲击等问题,这些阻碍因素能解决好必将对武术的发展铺平道路。
当然,事物有利有弊,我们不仅要看到发展的阻碍因素去解决问题还要善于把握其有利因素。正因为全球化时代的高速发展,物质的高度发展也伴随着精神的建设,那么相对于其优秀的传统文化长时间被遗忘以致消亡的反差,引起了现今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会返回头来研究和思考老祖先的思想哲学的现象,而且,世界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我们国家对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利因素。
全球化带来的结果不应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形成全都一样的文化,普遍的文化形态,即文化趋同。要在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中吸收养份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个性的发展,发扬光大其自身特色与传统。建立青少年对传统武术正确的认同感,热爱武术、学习武术、传承武术。这样,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长久立足于世。
2.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文化认同的原则和策略
2.1传统武术文化认同原则
2.1.1“注重实用”原则
传统武术从先秦的萌芽到汉唐的发展到明清的成熟,是通过经验和智慧的长期积累而实现的,这其中表现的就是先贤们注重实用的很好体现。在古代,武术主要是一代又一代的武术家们凭自己的经验缓慢积累起来的,这中间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走弯路的时候,正是以注重实用为出发点,对传统武术披荆斩棘的发展和改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和风格的繁荣。注重实用不再是仅仅的局限于传统武术技术层面上的实用,而应该认识到注重实用的与当今社会对其价值观念转变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东西方文化将再一次经受碰撞和交融。在传统武术的国际化进程中,在全球文化高度竞争、冲突的背景下,传统武术文化需要提炼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实用”的,有利于传统武术文化被现代人被世界认同的东西,这样既追赶全球发展的潮流,缩小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差距,又适当地保持其民族性,体现了中国特色。“注重实用”原则是指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能够促进传统武术认同的因素,能够给社会带来进步、文化繁荣我们都可以拿来所用。即是以实用为主。例如,现今日趋雷同的健身操,人们对其的兴趣也日益减退,没有一个好的形式的促进人们的健身积极性也就会慢慢减弱,而现今如把传统武术中的一些动作和技法提炼出来,因为本身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就具有很高的健身养身价值,和当今时尚元素相融合,所出现具有技击特点传统武术动作组合成的健身操。是人们乐于接受和有兴趣练习的。注重实用对于传统武术的认同至关重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