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安全论文

网络主体性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时间:2015-11-13  作者:张 伟 东

[摘要]互联网络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认知模式,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不仅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与发展,也导致了人类主体性的诸多困境,如何应对这种全新环境带来的全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论文关键词:网络主体性,困境,对策

一、何谓“网络主体”及“网络主体性”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的广泛使用,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新的行为方式和文化模式,而新的文化模式又会培养造就新一代生活群体——网络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主体。

网络主体通常又称网络人、网民,是指按照网络生活的样式进行生存,并形成了与网络相适应的网络人格的人群,包括网络的创建者、维护者、经营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等,并且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其范围也会不断扩展。

有网络主体就必然会产生网络主体性,网络主体性是指网络主体在其网络活动与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性。网络时代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工具、手段和客体网络化,甚至使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也以网络化的形式存在。

二、网络主体发展面临的一些困境

一方面,实践手段的智能化带来了劳动方式的分散化、小型化和多样化,实践的超地域性带来的自由交往和虚拟性使得生活质量、工作效率提高,知识化、信息化的实践客体提高了人的学习兴趣和自觉能动性,创新性的实践结果激发了人们的挑战性、竞争性、创造性,网络还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审美化等,这些无疑都大大增强与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另一方面,网络作为技术性很强的存在物,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影响人的主体性的健康发展,造成人类主体性的某些困境。

(一)技术性困境

1、对计算机网络的过分依赖造成主体性的丧失

应用网络从事一定的活动就必须依赖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若没有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持实践活动就无法展开。计算机网络不仅具有主体的品格,在虚拟实践中起着功能主体的作用,而且还是虚拟实践所借助的物质工具和精神手段。同时,虚拟实践的客体,虚拟实践的活动空间也都是计算机、网络和虚拟技术创造出来的,甚至虚拟实践中所呈现的内容也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编制的结果,离开计算机网络虚拟实践就无法展开,没有虚拟实践,计算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虚拟实践活动中所拥有的充分自由,另一方面忍受着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所造成的人的主体性的部分丧失。

更为严重的是当电脑越来越多方面代替人脑的时候,人对技术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越来越面对着“机器是人”的挑战,人类发明机器的目的是让其能部分取代人的劳动,克服人自身身体的某些局限性,能够更大限度地认识世界、认识自身,从而更主动地去改造世界,使世界更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同时人也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网络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渗透性,使人的一切活动都和电脑分不开,这样一来,人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机器的束缚,但又日益沦为电脑、知识、信息、高科技的奴隶。

2、技术趋同性对主体个性的销蚀

赛博空间中技术的呈现出趋同性趋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络环境的一致性要求网络技术的标准化,第二,网络技术升级的压力。对于赛博空间而言,如果想要发挥出最大效益,本质上要求网络环境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这在技术上表现为技术的标准化。网络主体在相同的网络规则下运转,可以消除因社会因素带来的制约,使得不同地域的人无论在何处,只要接入互联网,都可以进行网络实践,同时技术的一致性也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了网络交流的困难。这毫无疑问增加了网络的合力,但对于网络主体品质的塑造则形成了个性的相似化,使得网络主体的行为特征也趋于一致性,这不利于网络主体的个性的形成。另一方面,赛博空间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也加深了形成个性的困难。个性的形成除了一定特殊的环境之外,也需要保持一定形态的稳定性。而网络世界的迅捷变化导致“不断升级”的压力,“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这就导致一个悖论:如果你想保持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发展自己的个性,那么你很可能很快就会被“更先进”的事物所抛弃,如果你要想追上新事物的脚步,那么你就得不断放弃原有的东西而接受新东西。信息网络技术的这种趋同性特征,对于追求多样化、形成个性的网络主体起到一种技术障碍,对网络主体性起着销蚀作用。

3、主体能力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危险

人们在应用网络进行的是一种虚拟的实践活动,虚拟实践活动的展开不仅需要计算机和网络中的“硬件”作平台,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软件”条件支持。然而,虚拟实践所需要的“软件”是由计算机和网络专家编制出来的,其中渗透着计算机专家的意识和观念的支配,其他从事虚拟活动、运用这些软件的人们只有听从“软件”的指挥和安排,自身处于被动位置,没有“发言权”,他们只能使用这些固定的、已经设计好的程序处理自己的各项工作,自身的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扼杀,他们的主体性被严重地被束缚着,甚至面临丧失的危险。一味靠别人设计的“软件”进行工作,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被“搁置”起来,长此以往,他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力将会不断退化,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二)认知困境

网络环境在扩展网络主体的认知能力的同时也给主体带来了认知困境。

1、信息泛滥,使主体的知识选择、处理面临困境,制约主体性的发展

赛博空间本质上是个信息空间,但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量的过度膨胀,另一方面,人脑接受、识别、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二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制造信息的速度开始超过处理信息的速度。芬兰社会学家亚科·莱赫托宁(Jaako· Lehtone)把这种情形称作“信息矛盾”(information discrepancy).当我们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个词,会出来成千上万条庞杂的信息,一部分肯定对你非常有用,但大多数则是垃圾,如果你好奇心强,试着去点击尽可能多的网页,那么你最终除了头昏脑胀外,可能一无所获。面对众多的信息,选择主体反倒感觉有用信息的不足,信息作为主体的异己力量与主体对立起来,信息控制着人的感觉、思想和行动。更重要的是,信息过剩不但使人正确处理信息产生困难,它还压缩了人们思想和精神的空间。精神的创造需要一定思考、品味和想象的空间,过多的庞杂信息反倒会使它失去轻灵透彻的品性,使它沦为一个信息材料仓库。

由于互联网络特有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信息的发布缺乏有效制约,因此赛博空间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也日益增多,对于网络主体(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从技术上对信息源的控制难度日益增大,缺乏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合理正确地区分和鉴别有价值信息的责任主要落在个体身上。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人们的注意力、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分散,人们选择、判断和鉴别信息的难度加大,有可能变得更加轻信、盲从,许多事情难辨真假,有意编造的谎言往往比真相跑得还快,而且往往会转化为“事实”。这种对信息的鉴别和取舍也给主体的认知能力形成新的挑战。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议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协议
下一篇论文:网络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方法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网络安全论文
最新网络安全论文
读者推荐的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