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中国城乡生活方式差异与社会心理冲突及其消解_偏见

时间:2012-08-18  作者:张海钟
城市人没事干就跑到卡拉0K厅喝啤酒唱情歌,完了还要洗头洗脚洗桑那。农村人觉得整个一群神经病,把人都吵死了,吃饱了撑的,乱吼什么,什么情啊爱啊?农村人休闲了就敲个锣锣拉个胡胡唱自乐班子,完了再喝几盅白酒,回家看电视。城市人觉得整个一群土老帽,简直就是噪音,老掉牙的曲子,过来是奸臣害忠良,过去是相公爱姑娘,都哪辈子事了?

最难活的是城乡双文化个体,也就是通过考上大学进城的农村青年男女。娶个城市姑娘或者嫁给城市小伙。城乡生活方式差异集中表现在家庭里,城市里长大的女婿或媳妇,总是对农民家庭抱有偏见和歧视,动辄以以语言表达对农村丈夫或者妻子的不满,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农村长大的青年嫁给城市人或者娶城市女子为妻,总是对配偶的城市傲慢存在嫉恨,动辄批判配偶的小市民气和奸商作风。城乡青年生活在一起,生活方式会冲突一生,这种冲突更多内化为心理冲突。

城市出生长大的人对农村出生长大的人的歧视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城市人的优势在于可以比较好的说北平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而农村人因为语音问题往往自卑;但农村人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持原生态的区域文化,有自己的文化感情寄托,有自己的家乡归属感,因而可以嘲笑城市人是高楼大夏中的感情牧羊人。城市人越来越外国化欧洲化美国化西方化洋化,农村人越来越本土化传统化中国化东方化土化。城市人没人发工资没有退休金,只好公婆儿媳居住在一起,虽然有矛盾,但有天伦之乐;城市人有工资有退休金偏见,所以就婆媳分开过,虽然矛盾少了,但家族感情也就分崩离析了。

城市人允许女儿在娘家生孩子,女儿女婿在娘家同住,过年也在娘家过,没有什么忌讳,而且名义上是女儿出嫁了,实际成了女婿入赘,女婿要把岳父岳母叫爸妈;农村人忌讳女儿女婿在娘家同床,过年不让女儿在娘家过,至少大年三十晚上不行,尤其来月经的女儿更不许在娘家住宿,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婆家人,回娘家就是亲戚,修家谱也不要,女儿没有财产继承权,女儿也不会跑到娘家要财产。

四、中国21世纪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冲突及其消解

据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分析,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步骤大体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建国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不受户籍限制,自由迁徙;第二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加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使得城市化步骤基本停滞;第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虽然户口没放开,但由于政府的号召,人们流动到城市打工;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在房地产的催促下,一些城市长期或短期地把户口有条件地放开,让外地有钱人进城买房,刺激城市房地产市场[1]

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而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有1亿左右的农村人通过正式渠道,考大学和当兵,稳定地转移到城市,成了城市人。现在,这一批人正当20岁出头到40岁左右,是中国城市里的中坚力量。他们大都有较好的文化教养,占据着比较重要的社会位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下社会的话语倾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悖论:一方面,即使经济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但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中大部分人必定会从经济停滞中受害。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小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小区。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中国城乡经济差距指标为2.2-2.3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但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到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21世纪初叶偏见,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2]

城乡贫富悬殊的继续拉大,造成了城市和乡村在感情上的两败俱伤。从农村来在城市里拥有体面的工作越来越多,农村出身的城市人具备了由一个小群体发展为一个阶层的前提条件,但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面对家乡的贫空无能为力的人。当初被亲戚朋友寄托的改变他们现状的期望,现在根本就实现不了,感觉自己能力太微弱,对乡民爱莫能助。城乡差距使乡愁更愁,虽然他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关注乡村,但这已不是仅靠关注就能解决掉的。相比城市,农村越来越穷。城市望乡人,只能望乡兴叹,于是,在贾樟柯的电影《站台》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年轻的崔明亮、张军、锺萍们从山凹里冲上去,在铁轨旁,向轰隆驶过的火车,发出一声声长长的尖叫。但,载着城市梦想的火车没有为乡下人停留哪怕一秒。

城乡差距的快速拉大不仅导致了城市人对农民、农民工的进一步歧视、偏见、排挤,而且造成了农民对城市人的更大的嫉恨、仇视,电视广告每天播放的高档住宅、豪华生活、漂亮的女模特、喝着高级饮料的帅哥,不断刺激着农家子弟的神经,城市人面对农民工的难以琢磨的眼神,对待农民工的粗野的呵斥,不断制造者仇恨和无奈乃至对命运不公平的叹息。特别是当自己累死类活盖出的房子竟然没有一点资格居住还要讨要工钱的时候,造反的冲动不是没有。特别是当他们的孩子读不起书、他们到医院受到冷遇的时候…..,城市人正在为自己挖掘坟墓。

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差异的根源是经济上的农耕生产方式和工商生产方式和政治上的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构成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上的传统化和现代化,本土化和西方化,其社会心理冲突的动力是城乡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异和政治权利上的实际不平等;其心理冲突的内容是城市人的傲慢和偏见与农村人的自卑和嫉恨。其行为表现是各种生活方式的差异和冲突。消解的策略是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特别是政治平等化。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尽快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大幅度缩小城乡差距。尤其是城市人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态度,杜绝歧视偏见排斥,否则会使城乡差距造成更加难以预料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李径宇:眼看乡村向贫穷的方向远去,中国新闻周刊,http://news.sohu.com/20041203/n223315692.shtml,2004年12月03日
[2]WU_cairongIboshi:一个城市的农村人的伤感,WU_cairongIboshi博客http://blog.163.com/wu_cairong/blog/static/5112677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美国热门政治流行语中的文化维度_人文历史论文
下一篇论文: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行为冲突的主位研究案例举隅_小论文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