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_DEA

时间:2012-08-18  作者:基于

论文导读::本文以14家商业银行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资本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以CR作为衡量市场结构指标,以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与绩效有负相关关系,即市场集中度越小,绩效会越高;DEA综合效率变量与绩效正相关,说明有效率的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强。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绩效,DEA,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从微观而言决定着自身的持续经营潜力,从宏观而言反映了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各银行的绩效产生深刻影响。银行作为各国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效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金融机构的资源利用效果以及整体经营状况,还关系到各种金融政策的执行和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分析本身也就成了金融机构业绩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关于银行业的效率研究也就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效率问题成为商业银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之间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从大量研究看,主要有两种假说。

一、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假说

市场力量假说的核心是市场力量决定绩效,即市场集中度导致市场势力,而市场势力会导致产量控制进而导致价格控制、社会福利净损失,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最优水平。市场力量假说包括传统共谋假说,即结构-行为-绩效假说,(SCP,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hypothesis) (BainJoe, 1951)和相对市场力量假说(RMP, relative market power hypothesis)(Shepherd, 1982)两种理论。SCP假说认为银行集中度与利润率正相关,当市场集中度相当高时,大银行具有操纵市场的力量,银行之间较容易达成合谋协议,降低了寡头主体之间的共谋成本,通过收取较低存款利率和较高贷款利率,收取更高的服务佣金DEA,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实际上,该理论就是认为是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RMP假说则认为只有市场份额大且更好地实现了产品差异化的银行才能运用市场力量通过有利的定价决策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与市场的垄断程度并无必然联系;两者不同之处在RMP并不必须要求整个市场是高度垄断的。

效率结构假说,又称有效结构假说,该理论认为效率的不同导致了盈利能力和市场结构的差异,而绩效与市场结构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效率结构假说分X效率结构假说(ESX)(Demsetz1973 ,1974 ;Peltzman ,1977)和规模效率假说(ESS)(Lamb son, 1987)两种。ESX假说认为,有着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银行,即有较高的X效率的银行,有着较低成本水平和较高的利润水平,X效率的提升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导致较高水平的市场集中度。而ESS假说同样认为市场结构与绩效水平是效率的结果,但不同的是,该假说认为,即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大致相同,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率也并不完全一致,处于最优生产规模的企业成本最低,从而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相应地也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

市场力量假说认为,市场集中度高意味着对市场的垄断力量,从而可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由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损失也很大;而效率结构假说则认为,高市场集中度是银行效率高的结果,只有银行效率高,成本水平较低或利润水平较高,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两种假说对于市场结构与效率做出了相反的因果解释。两种假说所形成的政策建议也就相反。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对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政策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网站。本文试图引入尽可能多的样本银行数据对中国商业银行1999-2008年的市场结构变化、效率变化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二、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理论模型

本文所使用的理论模型来自于Cowling (1976)和Cowling and Waterson (1976)提出的利润最大化模型,通过推导,以分析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绩效问题。

设市场上n个具有不同规模的银行,只生产一种同质产品y,其中yi是第i个银行的产出,并且

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函数可以表示成如下的形式:

方法(1)

其中,P表示产品的价格,Ci表示变动成本,Fi表示固定成本,各银行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i个银行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方法(2)

通过对(2)式整理得:

(3)

进一步得:

方法(4)

其中

称为第i个银行的推测变量DEA,表示第i个银行产出变化时,其余银行产出变化总量。当所有的银行都互相勾结时, 一个银行的产出变化,会导致其它银行也改变自己的产出,从而维持共同的市场份额不变, 因此得出:

进而得出:

将等式(4)两边同除以p,进一步得出:

(5)

由此发现,第i个银行的勒纳指数为:

(6)

从等式(6)可以发现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第i个银行的市场势力与本身的产量有密切的关系。产量越大,市场势力越强。

将等式(3)两边同乘以yi,得出:

(7)

将所有银行的需求曲线相加可以进一步得出下面的等式:

(8)

再对等式(8)两边同除以py,并作适当的变换, 将其表示为:

(9)

其中, ,HHI为赫芬达尔指数;为总需求价格弹性,一般情况下,为负;

将HHI和代入等式(9),得出:

(10)

从等式(10)得出,银行业的平均价格-成本边际可以用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总需求价格弹性和推测变量表示出来。在非完全竞争模式下,当需求价格弹性为负时,银行业的平均价格-成本边际与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越高,平均价格-成本边际越大,银行将获得更多的利润。

等式(10)与等式(6)一起为市场势力、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关系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同时也肯定了SCP范式所认为的行业集中度越高,绩效越高的说法。

三、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模型

(一)变量选择

1、因变量:市场绩效

一般说来,绩效是指对经济主体满足特定目标的评价,这些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绩效、平等、创新和增长等(Clarkson和Miller,1982)。市场绩效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企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实质上反映的是市场运行效率。本文所考察的银行绩效属于微观绩效,是银行业中单个银行实现特定目标的程度。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基于公众风险偏好的政府投资决策研究
下一篇论文: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研究_哈尔滨银行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