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美国热门政治流行语中的文化维度_人文历史论文

时间:2012-08-18  作者:武汉,秦屹

论文导读::语言蕴藏文化,同时又受其影响和制约。文章通过对当前两个美国热门政治流行语背后文化维度的深度剖析,揭示出当前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取向、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冲突以及主流文化群体和亚文化群体之间的碰撞和对抗。
论文关键词:政治流行语,文化维度
 

“Don'task, don't tell”和“Yes we can”是最近几年美国社会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流行语。不光是政治家,普通民众和大小媒体也都对此十分热衷而常常提及。这些看似简单的英文词们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维度,而对这些流行语的剖析也成为我们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的一把钥匙。

一:DADT折射美国文化战争及政治冲突

Don'task, don't tell (DADT)”即 “不问不说”。它是于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克林顿和国会反对人士(主要是共和党)以及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之间关于军队中同性恋问题的所制定的妥协政策的简称。“不问”即不询问军人的性取向;“不讲”是指军队中的同性恋只要不主动表露出他们的性取向,军队就不会开除他。克林顿当初的预想是在军队中完全废除对同性恋者的歧视。该政策并没有完全如其所愿,军队中因同性恋行为而被解雇的军人还大量存在,许多同性恋者也不得不在说谎的情况下入伍服役。17年后,该政策终于在民主党人重新入主白宫之际,在2010年的12月由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予以废除。这就意味着同性恋者在美国军队服役期间可以公开性倾向而不担心被开除。为何围绕一项政策的纷争长达17年,为何普通美国民众也因此两级分化互不买账,它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矛盾?

1)以央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WASP)为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斗争。

美国尽管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但其主流文化价值观还是以央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WASP)为代表的体系。它在美国思想意识形态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人文历史论文,是整个美国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和灵魂。而作为一个移民国家,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自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台了新的移民法以来,拉美裔和亚裔移民成为来美移民的主体,并形成了美国移民史上的新的高潮。这些族裔群体随着数量的增加,其力量也日益壮大,急欲走出“边缘化”的状态,和一直以来就在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非裔美国人,以及其它长期也因受各种限制与歧视的亚文化群体,如妇女,同性恋等一起,加入到为争取自身身份、文化认同和保持的斗争行列中来,对主流文化发起挑战。它是对WASP文化或道德标准体系长期凌驾于其他道德精神之上的一种对抗,对美国当今的社会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范围和领域之广,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也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表现在政治和和意识形态上,但是影响到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文化多元仅强调不同文化的和平相处,而多元文化主义则更进一步主张各种文化团体在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地位。美国已经是或者说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化多元化”社会(culturalplusitc society),但远没有实行或实现“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1]。但无可否认,多元文化主义现在已成为是当今美国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种亚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之间的斗争也是长期的,艰苦的人文历史论文,不亚于一场美国学者J·D·亨特所描述的 “文化战争”[2]。

军队同性恋问题来源已久,与此相关的法案历史也同样悠久。早在1916年,美国制定的《战争法案》中就包含了了禁止军队同性恋行为的条款。二战时期,有4000多名男子因为同性恋身份而被军队拒绝征募。而仅从1993年的“不问不说”这条法律执行以来,因同性恋而被开除的军人超过14,000名[3],美军中歧视同性恋现象可窥见一般。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一波波浪潮冲击着美国传统以WASP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同性恋等亚文化群体也乘势而上,在这次文化运动中推波助澜。1969年6月,美国的一些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在纽约市的石墙酒吧自发反抗警察的骚扰和歧视,被称为“石墙事件”。这次反抗行动是现代美国同性恋者反歧视和争取平等权利运动的开端。今天,现役的美国军人中,至少有超过66000名同性恋,全美的同性恋老兵达百万人之多。出于争取自身的平等权益,也出于对正直和诚实的坚持,他们为废除“不问不说”展开了不懈的顽强斗争抗争。回顾“不问不说”政策从推出到走向终结的过程,也是二十一世纪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如火如荼的展开,同性恋权利逐渐得到公众认同和支持之时。和同性恋相关的讨论也成为了选举政治和民意调查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据CNN2010年11月民意调查机构显示:大多数美国人(72%)支持废止这项法律,而这个数字在“不问不说”政策推出的1993年只有44%。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2009年在每周去教堂的民众和保守派人士中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支持同性恋者公开服役率也接近60%[3]。诚然,同性恋者争取完全的社会平等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围绕军队同性恋政策的斗争也折射出美国文化战争的一个侧面。

2)共和、民主两党的政治纷争及各自代表的价值观的碰撞。

同性恋问题一直以来也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政治纷争的焦点问题。民主党自由派一直以来就是支持军中同性恋争取平等权利的倡议者。而同性恋社群固然也成为民主党稳固票仓。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始就承诺了如果当选则将推动同性恋享受各项平等权利的立法工作。而他的成功入主白宫为最终废除这项已经实施了17年的“不问不说”法律提供了历史契机。根据计划,在废止这项法律后奥巴马政府还将进一步支持“雇佣反歧视法”的通过和重新修订“反仇恨犯罪法”。法案包括禁止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歧视,不仅对同性恋和双性恋者有利人文历史论文,也致力于保障异性恋者的权益。而共和党则激烈反对这些立法,认为它们破坏和颠覆了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对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也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正是在12月奥巴马签字废止这项法律前的9月,共和党议员还在极力阻挠,导致参议院的投票当时没有获得一次通过。

围绕这项争论了13年的法案的马拉松式政治较量也凸显了共和、民主两党价值取向的沟壑和政治哲学的差异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从思想取向层面来看,美国两大政党分别代表两种差别极大的政治哲学。二战后两党主流分别代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代表美国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的民主党推崇革新、容忍与社会平等,主张观念、制度和法律应随社会环境之改变而变迁;而代表新保守主义的共和党则强调文化延续性,注重传统价值、社会稳定与宗教之作用。差异的根本分歧还归根于西方价值体系中自由和平等以及对民主内部固有的深刻矛盾的认识不同。民主党重平等,包括政治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结果上的平等;共和党重自由,注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并承认不平等的合理性,由此导致两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及道德领域持有不同态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思想正是起源于对当时社会的激进变革所带来的自由主义泛滥的斗争。新保守主义者认为当时的美国礼崩乐坏,国力下降,从而思想趋于保守,形成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兴旺于里根时代,在短暂的沉静之后,趁着乔治布什入住白宫之际,再度左右美国内政外交和国家战略。给同性恋同等权利本身就是对以央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保守主义理论还认为保护包括同性恋等少数群体的权益等政策不同程度的造成或深化了美国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如生产率下降,中上阶级收入减少,懒人依赖政府救济及道德沦丧等。与此相反,新自由主义则指出科技和经济发展并没有明显改变美国社会不平等现象,如对少数种族和包括同性恋在内的亚文化群体的歧视人文历史论文,妇女权益得不到足够保护等。美国社会的急迫问题不是个人权利受到侵犯,而是社会不平等等没有得到纠正。而这些都归因于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的贫富不均、高失业与其它一些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出面参与解决,政府的介入也是消除这些问题之重要手段[4]。

二:“Yes we can”揭示出的的美国WASP价值观中的清教主义的使命观及个人主义

2008年11月奥巴马的总统竞选的获胜演讲极富感染力,堪比45年前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被不断重复的yes,we can也立即成为各大媒体及街头巷尾老百姓议论的新的流行语。其背后正是WASP价值观的主体成分:个人主义和使命观伶俐尽致地展现。它们都和美国清教主义的本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当代美国人来说,它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和理念,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

1)个人主义之个人奋斗

作为美国个人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清教主义提供了其在美国的发展及繁荣的必要土壤。清教强调“现世”在教徒个人救赎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突出以现世的实践追求彼世的理想的教义。于清教徒来说,在另一个世界的拯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改变现实世界的成功程度。从信仰的角度看,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向使清教徒摆脱了传统信条的束缚,把他们从支撑自己的神圣理想与世俗物质世界之间的矛盾中解放出来,从而将关注的焦点从天上转移到人间,从务虚的精神活动向务实的现实生活转变[5]。它就为殖民地人民逐步接受世俗的个人主义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也为其提供了道德伦理上的合法和神圣合理性。因为人们只有以务实的精神才能致富,只有在尘世中恪尽职守、勤奋努力、爱岗敬业才能荣耀上帝,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从而获得救赎。天主教所鄙视的赚钱获利在清教徒心中确和灵魂救赎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财富被冠以神圣的光环,赋予了神的旨意。它不再是万恶之源,反而成为了上帝的祝福和的评判教徒是否虔诚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独具特色的清教“天职”思想慢慢为了美国人注入了个人主义的精神和活力,培养了其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和冒险精神,也成就了美国人不安于现状,敢于挑战权威, 勇于变革,在危机和困难中极力抗争的国民性。2008年的美国正值由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面经济困顿的危难时刻,失业率高涨,华尔街金融大鳄纷纷申请破产倒闭,人民信心急挫。奥巴马在竞选中借助变革一词,通过不断重复着地“yes, we can” 强调变革的信心,效法上世纪30年代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企图通过一系列新政带领美国人走出经济大萧条,其在精神层面上就是要把美国人心中那种在逆境前不屈服,永不言败的个人奋斗之国民精神激荡出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评宋代官任回避制度_避地区
下一篇论文:中国城乡生活方式差异与社会心理冲突及其消解_偏见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