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31000风险管理架构定义为“为整个组织设计、实施、监控和检查与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提供基础和组织安排的系列要素”。其中基础要素包括“管理风险的政策、目标、授权和承诺”。组织安排包括“计划、领导、职责、资源、流程和活动”。风险管理框架被植入到组织的整个战略和运营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活动中。ISO31000风险管理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ISO31000风险管理架构
ISO31000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了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风险管理原则为建立风险管理架构提供指导方针论文下载。风险管理架构中的管理政策,程序和活动,系统地应用到风险管理流程中,同时风险管理流程应在风险管理架构中通过风险管理计划,成为组织各个层面和活动的组成部分,并得到实施。从风险管理原则可以看出,ISO31000风险原则除了包括COSO和《指引》的风险管理理念外,还提出风险管理成为决策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价值的充分体现。

图3. 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图
三、比较分析结论与实施建议
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覆盖范围,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主要关注经营目标,在企业内开始导入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处于试用阶段,企业内部需要逐步形成统一的风险语言和广为接受的风险管理方法、措施、政策、职责分配以及风险管理流程和关键经营活动融合的过程,风险管理处于探索和价值逐步接受过程。风险管理中级阶段,风险管理逐步被接受,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风险管理提升到战略层面,和战略进行整合,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保持作用。风险管理高级阶段,风险管理应用于决策过程,为决策提供信息基础,并有机的与企业的内外环境、组织、文化和战略相融合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更,成为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以上对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概念、流程和架构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的范围和理念以及整个框架相对比较完善,适用于风险管理高级阶段。COSO风险框架将风险管理提升到战略层面,适用于风险管理中级阶段,但COSO风险框架仅提出了风险管理的要素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并未提出风险管理体系。《指引》适用于风险管理初级阶段。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解决了以上所有的问题,阐述清了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构架和风险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扫清的障碍。
因此,中国中央企业在全面建设风险管理框架时,以《指引》为基础,充分参考与借鉴COSO的目标设定内容以及ISO31000的风险管理标准的内容,使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有机融为一体。同时应该指出《指引》的内容是适应中国企业风险管理实践而制定的风险管理框架,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开展,企业应提升风险管理的范围,即将战略制定活动和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围。最后,在实践中充分贯彻ISO31000风险管理的思想和内容,使风险管理向更高的阶段迈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COSO,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3]国际标准委员会.ISO/FDIS31000 Risk management –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200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