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到十分重要的高度。上市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风险及其防范。
论文关键词:投资银行业,风险,风险防范
我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业务从起步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还存在着诸如规模过小、业务范围狭窄、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过度竞争等许多问题 。受证券市场发育不足、发行公司不规范运作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投行业务风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目前股市持续动荡的情况下,投行业风险日益凸出,并已成为制约大多数证券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防范、化解投行业务中的风险,是当前上市证券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上市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风险研究可以为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在完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方面提供参考,可以为上市证券公司如何构建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提供借鉴,也可以帮助广大中小投资者了解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以及自己在新股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保护自身利益。
1上市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现状
当前我国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涉及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承销及保荐上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保荐、企业改制及辅导、企业购并及资产重组、政府财务顾问、项目融资、理财顾问等方面,并提供其他相关的综合性投融资咨询服务,但毫无疑问证券承销才是投行业务最本源最本质的特征,后文中也主要围绕证券承销展开研究探讨。
2009年,随着新股发行的恢复和创业板的开闸,IPO、公开增发、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等齐头并进,各种融资方式的功能得以恢复风险防范,尤其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79.65%,创历史新高,城投债成为企业债券市场主要品种,给公司投行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上市证券公司根据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变化形势,及时调整了证券承销业务结构和工作重心,重新构建业务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证券承销团队建设,业务拓展实行“条块结合”,积极培育属地市场,有效配置公司各类资源,不断加大项目储备数量,推进项目申报进程,以进一步提高证券承销业务的盈利水平。2009年,13家上市证券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7成,“靠天吃饭”的承销业务净收入整体得到大幅度增长(如表1)。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承销业务的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海通证券和太平洋证券外,11家已发布年报的上市证券公司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达46.67亿元,同比增长了近55%,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6%,与2008年相比略有上升。
11家上市证券公司中,中信证券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依然排在榜首,达到19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8.63%;西南证券和招商证券分列二、三位,但与中信证券相比差距明显。
从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来看,所有证券公司的占比都在10%以下,东北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最轻,只有0.65%,以不足130万元的承销净收入位列榜尾。
在承销金额和承销次数方面,中信证券以3632.39亿元承销额和396次承销远远领先于其他证券公司。此外长江证券、招商证券和宏源证券承销金额也比较大,太平洋证券承销金额最少。
表1 2009年我国上市证券公司证券承销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证券公司
|
营业收入 承销金额 承销次数 承销收入 承销收入占总收入比例(%)
|
宏源证券
东北证券
国元证券
长江证券
中信证券
国金证券
西南证券
海通证券
招商证券
太平洋证券
华泰证券
光大证券
|
29.20 308.93 114 1.71 5.86%
19.93 303.08 2 0.013 0.65%
21.85 105.48 12 1.18 5.40%
31.94 466.84 147 1.86 5.82%
220.07 3632.39 396 18.99 8.63%
14.15 82.40 33 1.22 8.62%
20.53 160.11 28 1.65 8.04%
99.40 296.76 96 3.69 3.71%
86.80 361.72 18 4.77 5.50%
8.35 16.40 31 0.057 0.68%
95.63 243.36 60 2.07 2.16%
55.94 39.83 7 2.42 4.33%
|
表注:①数据来源于各上市证券公司2009年年报;②2010年2月9日,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省工商局进行了部分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名称由“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论文提纲怎么写。因此上表中没有广发证券数据;③表中数据仅指母公司数据。
2上市证券公司投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具体而言,国内上市证券公司在投行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第一、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誉风险。证券商通过对拟发行上市企业的审慎调查,可以发现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通过总体方案的设计解决问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证券公司有所隐瞒或者证券公司对企业的调查不准确、不完备风险防范,那么就产生了风险。如果一家差企业因此得以成功上市,那么将会扰乱证券市场的秩序,给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证券公司也将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仅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其信誉还会被损害。
第二,行业和时机选择风险。在正常情况下,所有处于产业发展期的企业的股票,从其成长前景看股票发行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反之,对那些处在衰落阶段行业的股票,发行是较困难的。因此,行业的选择是证券公司应该把握的大方向。此外,股票能否推销出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需求状况,股票发行市场的需求和经济景气循环以及投资周期是有密切关联的。如果发行时间恰好在“熊市”转“牛市”的过程中,或在每年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业绩浪潮中,此次发行则可以顺利完成。如果在股市低潮时发行股票,则可能因为人们持币观望的心态和场内资金不足而产生风险。
第三,证券定价风险。证券公司在证券承销业务中,必须给证券进行合理的定价,市场上证券价格的大起大落,给证券公司承销业务运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最重要原因就是证券难以定价。因为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是在市场进入之前的定价,发行价格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当发行量等于市场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如果出现超额认购,因为发行价格不变,所以只能采取抽签认购的方式,如果需求不足,那么只能由承销商包销余股。因此,确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一直都是投行业务中的难点,风险也最大。一般来说,股票定价模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贴现现金流模型
主要运用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来决定股票内在价值,即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拥有这种资产的投资者在未来时期所接受的现金流决定的。对于股票来说,贴现现金流模型的公式如下:

V代表股票内在价值, 代表在未来时期以现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在一定风险程度下现金流的合适的贴现率, 代表在一定风险程度下现金流的合适的贴现率。
2、可比公司比率法一市盈率模型
根据上市公司预计的发行市盈率和每股净盈利风险防范,可以对公司股票价格进行大致的估算,用公式表示如下:
P=cA
其中P代表股票价格,c代表市盈率,A代表每股净盈利
对于上述两种股票定价方法,未来时期中的现金流以及每股预收益都是难以预见的,是不可确定的,因此股票的内在价值也就难于确定。
第四,流动性风险。上述风险都是证券公司在进行发行市场分析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一旦证券公司做出了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决策并发行新股,那么他还将面临由此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因为包销余股可能造成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增加。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量超过5%需要公告,以后每减持5%也要进行公告,这就使证券公司套现时难以灵活操作。同时,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资金来源少、期限短、成本高,再加上大多数证券公司本身的资本规模偏小,由于包销余股占压流动资金,造成证券公司的资产难以变现或在损失较大的情况下变现,使证券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如果证券公司发生流动性风险且不能及时调整资产结构,使得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监管标准,则会导致公司受到监管部门暂停开展新业务等处罚。
第五,投行部门操作风险。投行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从业人员在从事投行业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不正当招揽承销股票、制造虚假文件、披露虚假信息、故意欺骗监管机关逃避发行监管等。员工此类行为一旦发生,如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并防范,可能会导致证券公司的名誉和财务状况受到损害,甚至给证券公司带来赔偿、诉讼或监管机构处罚等风险。
第六,法律政策风险。法律政策风险是指由于违反有关法律、监管规章、交易所业务规则等,以及未适应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导致公司遭受罚款、吊销资格、赔偿、合同损失或信誉受损的可能性。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根本上讲还属于“政策市”,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更增加了潜在的法律政策风险。
以上这些就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开展投行业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论文提纲怎么写。实际上这些风险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它们更可能相互转化,比如IPO定价可能引起流动性风险和信誉风险。
3上市证券公司投行业风险防范及控制
3.1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组织构架
上市证券公司要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逐步形成“权责明确、逐级授权、相互制衡、严格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规范股东大会运作;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充分发挥董事会各委员会及独立董事的作用风险防范,同时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强化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如果说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那么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是证券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