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所讲的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它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成果的多少,投入产出比例的大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它包括生产效率、制度效率和认识效率,一方面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状况,教育管理论文另一方面反映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整体效应。公平问题实质上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具体可分为生产条件分配公平和生产成果分配公平两个方面,它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和收入合理。其中权利平等是指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享有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机会均等是指每个劳动者享有参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谋求经济利益的相同条件和资格;收入合理是指每个社会成员获取的经济利益应与其支付的劳动代价相符,收入分配应保证全体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和相对合理的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公平和效率是和谐统一的,表现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提高效率的社会条件和重要动力,而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基础和物质条件;当然也不排除在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为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两者难以两全,要么达到公平目标,就必须牺牲某种程度的效率,要么达到效率目标,就必须舍弃某种范围的公平,不过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同样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建国后宁夏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丰富实践反复证明,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给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事业造成了积重难返的沉痼,也不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和谐的必然选择,实现为土地效益的农业现代化是“三农”的根本所在,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的现实考虑。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政府官员又大肆贪污,截留、挪用农用资助资金,乱收费、乱摊派和乱集资泛滥,致使农民极端贫困无力扩大再生产;土地使用分散,经营规模狭小;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着国外农业产业国家、国际垄断的竞争摧残;随之而来的是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的极度困扰,农民生活失去保障,弃地逃荒,进城务工成为流民,村里十室九空,土地荒芜,粮食大幅减产。21世纪初,随着农业税(宁夏是20世纪80年代)、学杂费的取消,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逐步落实,“三农”问题有所缓解,农民对胡温的政策拍手叫好。但是要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努力提高土地收益,在调整稳定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尽快实现资本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学研一体化为特征,以效益好,生态优为目标,以家庭农场或股份合作农场为主要形式,遵循优化组合,适度规模的原则,以企业化集体经营为根本标志的农业现代化,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肆虐和农业产业国家乃至国际垄断的大背景下,企图继续30年来一贯的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靠简单手工劳作的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是极端错误的。数学论文 5/12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