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我国农村就地城市化刍议_三农-论文网

时间:2015-02-25  作者:杨军

论文摘要: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农民就业转型和收入增加,更多的表现为价值观念、人居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等生活品质的全面提高。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指通过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使农村居民过上和城市居民同质不同类的生活的一种城市化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修建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等,引导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县城等适当聚集,最终实现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靠拢和融合。
论文关键词:三农,农业产业化,就地城市化

我国有着7亿农村人口,在短期之内把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采取“就地城市化”的途径,建成众多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城市无异的适宜人居的村镇,或者建设一系列的中心镇,吸引农村人口向镇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交通、住房、就业压力,防治“城市病”。从更加深远的意义来看,农村“就地城市化”有利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和谐社会。农村就地城市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本文试对此及相关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转变传统城市化理念,以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工业或者现代化农业)带动农村实现就地城市化。

传统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表现为非农人口的聚集和非农产业的聚集。城市化进程也就是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按照传统城市化理论,农村要实现就地城市化,就要在当地农村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劳动力和人口越来越多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进而逐渐形成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带动当地农村实现就地城市化。

传统城市化理论在交通便利、有工业传统且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南沿海各省市是适合的。但是,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农民世代从事农业生产,传统优势产业就是农业,没有工业传统,工业基础较差,传统城市化理论在传统农业区显现出局限性。

笔者认为,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农民就业转型和收入增加,更多的表现为价值观念、人居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等生活品质的全面提高。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指通过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使农村居民过上和城市居民同质不同类的生活的一种城市化方式。“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小城镇、中心镇、中心村及合村并点的新社区。

由此,笔者认为,农村要实现就地城市化,有两个关键的推动力:一是在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产业(根据自身条件,或者发展现代化工业,或者发展现代化农业),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二是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入。

二、采取多种途径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

1、科学规划推进

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地方政府不能只搞所谓的政绩建设,要真正合理的对本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建设进行规划。其次,对城镇的发展规划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共性中突出个性。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在共性中求个性,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地域、特产等,才能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再次,对城镇的发展规划要体现系统性。城镇和其周围的农村地区及其他城镇的关系比较密切,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对城镇的发展进行规划时,应将该城镇放到其所在的区域经济整体中来规划,这样才能形成相应区域内城镇群体的合理结构。

2、产业推进

倡导每个县、乡、村都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挖掘或创造出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产品,并尽快形成特色品牌,带动一方群众共同致富,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实行生态与文化的结合,农业与科技的结合。在保护好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并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提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业活动的文化、科技、教育和参与功能,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产品档次。通过树立鲜明的农业意象,创建富于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品牌,实现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农民生产专业化,农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

3、文化推进

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实现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城市化。积极保护、利用、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产业化规模,实现传统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

4、公共服务推进

把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让现代生活方式逐渐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以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弥补农村人才的断层。加强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和中介作用,为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领导和指挥保障。

5、基础设施推进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渠道来筹集建设资金,不断扩大资金投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全面规划“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发展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软件”基础设施,增强从事农业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思维素质、科学技术素质、现代管理素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永业”冲施肥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沿海开发视域下盐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