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从党史视域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历史由来

时间:2015-05-14  作者:高妍妍

[摘要]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党的旗帜问题,就是党的指导思想问题。中共十八大把“举旗”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之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凝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探索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历史进程

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中共十八大把“举旗”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之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凝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涵的深刻理解把握,有必要还原到历史,从党史的视域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历史由来。

一、风雨如晦——中国先进分子的艰辛探索

1840年,古老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由此沦落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沦为一个任由帝国主义宰割侵略的对象。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中国的新进分子开始对中国的前途命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1、地主阶级的技术救国路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强国御侮的呼声。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但是,甲午战争击碎了中国人对洋务自强的美好憧憬。当时装备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技术救国道路的失败。从本质上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将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2、资产阶级的体制救国路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挺身而出,奔走呼号,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但是后来民主共和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辛亥革命后期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使得华夏大地烽烟不断,满目疮痍,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辛亥革命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无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希望通过体制的改变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命运,但是这种改制都缺乏人民群众的参与。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1】

3、无产阶级的思想救国路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而以前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扬“民主”与“科学”,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陈独秀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从农民战争到洋务运动、再到维新变法、直到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一次次改造中国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即使在方法、角度、途径和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主张向当时最为先进并成功建设了现代文明的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明白,向西方学的多为什么在现实中行不通,理想不能实现等重要问题。同时,帝国主义更加疯狂的侵略也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幻想,失败告诉我们,中国先进分子必须拥有自己的旗帜,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没有旗帜,救亡图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没有旗帜,强国御辱的道路就会在历史的浪潮中迷失。

二、东方欲晓——马列主义旗帜迎风飘扬

历史的残酷现实宣告没有旗帜的中国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中国走向何方,应以什么理论作为中国人民前进的行动指南再次成为新的历史课题。

以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契机,马克思主义的曙光初照中国大地。1920——1922年间,经过三次思想交锋——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这些争论奠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纷繁主义中找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的曙光为中国人民带来希望,看到了苏维埃物质与道义援助的可能性,也极大的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造就了一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聚集了一支马克思主义队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马列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恩格斯在谈到党的纲领时指出,一个新的纲领就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党的一大所通过的党纲中有关党的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纪律等规定,在人们的面前公开树立起了一面崭新的旗帜,它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风格,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它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一切修正主义的党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面旗帜的核心就是马列主义,它是中国人民争取解放谋求幸福的唯一希望。中国共产党一大还明确了举起这面旗帜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中共二大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它说明,只有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李大钊等已经初步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应该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思想,他们开始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来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遗憾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这些符合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没有转化为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相反,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右的错误倾向,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

从中共一大至六大期间,党在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回答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总的来说,对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理解还很幼稚,更没有把这个结合提升到中国化的高度。毛泽东思想虽已开始形成,但还没有为全党所接受。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旗帜就是方向,没有旗帜,我们艰辛探索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但是有了旗帜,并不代表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功。马列主义的旗帜必须要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必须树立起属于中国的旗帜,才能够将我们的革命推向胜利。

三、风雨兼程——毛泽东思想旗帜迎风飘扬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最艰苦的土地革命时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机械地搬用共产国际“六大”和国际执委会第十次全会形成的“左”倾指导思想,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其结果是犯了一系列“左”倾错误,几乎陷中国革命于绝境。

1935 年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使毛泽东能够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总揽中国革命全局,系统进行中国革命理论的研究。在复兴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初步论证了走这样一条新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阐述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论述,已经包含了后来中国共产党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初步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伟大的革命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处于领导地位的毛泽东从指导全局的高度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步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表了一系列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作品,如《实践论》、《矛盾论》等论著,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论政策》等论著,阐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等论著,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论著,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思想;《〈共产党人〉发刊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延安时期那一段,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比较完整地形成起来的一段。”[2]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 年4 月23 日至6 月11 日在延安杨家岭胜利召开了中共七大,在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过时的、不适应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3]从七大开始,正式举起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一面光辉旗帜。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继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对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4]

四、高歌猛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共七大后,在毛泽东思想旗帜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迈进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既有重大的积极的理论成果也有严重的失误。1956年、1957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文章,实际上就是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论著和反思成果,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党八大提出关于改进体制的决策,在实践上,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地基本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继续开启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1 年至1965 年的探索过程中,纠“左”和犯“左”两种倾向交织出现,国民经济发展处于艰难的调整中。但后来“左”倾错误占了上风,进入了10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遭遇曲折和迷误。

毛泽东探索的积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探索的失误也留下了宝贵的教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毛泽东关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继承、纠正和创造性的发展。毛泽东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实现历史飞跃的阶段。

从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已被勾勒出来,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七个大会,主题就是高举中国特色旗帜,只是提法不同。从82年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以来,30年,我们党的主题都是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可以说,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92年召开的党十四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14年经验,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这九个基本问题的主要观点,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初形态的形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中国元素。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依据新的实践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尽心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新要求,审时度势,提出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跨越。这三面伟大的旗帜相继高举,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学说,反映了中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结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阶段性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p30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p292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p33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p17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之我见
下一篇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视角探究《黄墙纸》中疯女人疯癫的原因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