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印度之行》人物冲突的后殖民语境创伤研究_后殖民主义-论文网

时间:2015-04-12  作者:杨静,颜静兰

论文摘要: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创伤研究的语境下来解读和分析《印度之行》的人物冲突。后殖民研究跨越哲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文化研究等不同学科,关注白人/非白人,宗主国/殖民地的对立活动,用西方思想模式研究第三世界,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本文用心理创伤,种族创伤和文化创伤三方面重点分析人物冲突、殖民统治和“他者”的不可协调性,以及有文化创伤带来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形成的心理殖民的创伤烙印,从而在本文中揭示创伤愈合的可能途径和并且启示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和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创伤理论,印度之行,人物冲突

1《印度之行》与福斯特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爱·摩·福斯特写于1924年的《印度之行》被公认为是该作者最杰出的作品。这是一部饱含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作品成功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描写了宗属国英国与殖民地印度之间的强烈冲突,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误解和仇恨。它所引发的种种思考促使关注它的批评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其加以鉴赏和评论。这部作品涉及了政治、历史、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成为文学阐释范本之一。

福斯特继承了塞缪尔·波特勒和简·奥斯丁等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社会道德主题与讽刺手法,也师承法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布鲁斯特的心理分析方法,深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在小说处于转变时期,福斯特对传统和革新的兼容并蓄推动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福斯特从小受到的教育经历和两次旅印的经历,使他意识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致力于人与人、个人与环境、精神与物质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他相信人们内心的自然感情,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的交流是形成完美生活的要素。他“从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立场出发,呼吁人们跳出经验的狭隘范围,排除个性、阶级和种族的偏见与隔阂,寻找人类的共同之处。”(孟庆枢,杨守森,2002:98)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创伤理论出发,分析文本中的一系列文化冲突和心理殖民创伤,从而揭示作者的写作动机和目的,以及他如何寻求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及东西文化之间交流的途径。

2创伤研究与后殖民话语

“创伤”理论(traumatheory)这一术语首先由美国学者凯西·卡鲁斯提出,在她的著作《沉默的经验》中指出“创伤是对某一突发性或灾难性事件的一次极不寻常的经历”。创伤可以代表个人,代表一个年代,代表一个民族,个人创伤和集体创伤是密不可分的,集体创伤是以个人创伤构成的,个体创伤也是一集体创伤为载体。“记忆的社会性使得某一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关联,他们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本族群的历史。”(CathyCaruth,1996:34)创伤源于现代暴力,具有入侵、后延和强制性重复三大特征。创伤逐渐积累而成并且融入社会体系当中,现代暴力的体现在与对女性和种族“他者”征服。“文化创伤”更侧重于一重大事件和灾难对群体的影响,近而引发身份的缺失。

在殖民统治下,殖民地的“他者”之文化认同实为双重异化死局。“他者”刻意模仿、学习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形成受殖民者意识形态主宰的政治无意识论。然而与此同时,殖民者的意识形态也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受到影响,在《印度之行》中人物的冲突也基于后殖民种族创伤理论达到了高潮。

20世纪后期,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世界范围内民族独立浪潮的高涨,许多弱小国家已经逐渐的摆脱了资本主义强国的殖民统治。后殖民主义批判了西方将自身以外的全部视为“他者”,用“欧洲中心论”的观念对“他者”进行丑化和边缘化(石海峻,2003:105)。爱德华·萨义德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的批判中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理论中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批判色彩也最为强烈,其理论基点是对“东方主义”的批判。东方主义本义是指“东方民族的特征,风格和风俗等。”从萨义德的角度来解释,东方主义则为在当今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背景下,西方人缘至于固有的殖民文化心态而形成的对东方国家的一系列歪曲性看法(萨义德,1999:201)。即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也就是说东方主义实际上与地理上的东方与东方人没有关系,只不过是西方人处于对东方人的其实,偏见与无知而假象出来的“东方神话”。

随着近几年来文学分析逐步深入,在多种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内隐的后殖民主义意识和种族创伤理论,例如,在《简爱》中罗彻斯的精神错乱的妻子梅森不仅是西印度人,而且还是个被禁闭在阁楼中具有威胁性的存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阿拉伯人,“要么与好色要么与残忍不诚实联系在一起。”(李建波,唐岫敏,2000:67)。萨义德正是用这样一种“东方主义”,概括了当代文化强国的殖民文化逻辑。同时他也强调自己并非简单的反对东方主义,“不是排外好斗的,种族中心的民族主义,而是在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自己显然是反本质主义,对诸如东方和西方这类类型化概括是持强烈怀疑态度的。”(侯维瑞,1996:120)

3《印度之行》中人物冲突

《印度之行》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清真寺”初步揭示英、印两方的对立情绪;第二部分“岩洞”通过岩洞事件和法庭审讯将这种对立仇视情绪推向高潮;第三部分“寺庙”,重申为什么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不可能真正达成谅解和友好。

《印度之行》中的印度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代表了一种迥然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正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和文化与英国资产阶级的虚伪、势力、偏见与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可能—读《毛泽东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感-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之我见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