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
性质 类型 |
增值收益权 |
持有风险 |
股权表决权 |
资金即期投入 |
享受贴息 |
现股 |
有 |
有 |
有 |
有 |
无 |
期股 |
有 |
有 |
无 |
无 |
有 |
股票期权 |
有 |
无 |
无 |
无 |
有 |
虚拟股票 |
有 |
不确定 |
无 |
不确定 |
无 |
股票增值权 |
有 |
无 |
无 |
无 |
无 |
四、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
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尚未上市,同时考虑到我国现行法规政策,较为稳妥和实用的方法是采用虚拟股票模式,这是因为:
(1)虚拟股票是企业对经营者未来进行支付的承诺。经营者不需对企业进行任何资本投资,就可以获得收益权。其身份相当于企业的债权人,可见,虚拟股票更贴近于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薪金给付。
(2)虚拟股票的灵活性、目标性更强。虚拟股票模式可以针对某一部门业绩进行薪酬给付,而不像股票期权计划那样,给付标准单一地局限在股价上。
(3)由于虚拟股票不会稀释股权,导致所有权变更,因而这种激励手段受到民营企业大多数股东的欢迎。
总之,由于激励特点的不同,不同股权激励的适用场合也不同。民营企业规模大小、业务成长性高低、行业特点、环境不确定性、经营者作用大小、经营者自身特点的不同和企业对经营者的要求不同,都对适用何种股权激励模式产生着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国安.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统计量化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聂皖生.股票期权计划——理论、方案与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M],2007
[3]刘艳萍.股权激励机制分析.商场现代化[J],2008,24
[4]潘亚岚,丁淑洪.国内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绩效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理论),2008,05
[5]赵越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29
[6]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02
[7]程隆云,岳春苗.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06
[8]蒋德权,张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方案设计[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0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