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以资本项目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研究_经济学论文

时间:2012-10-07  作者:河北,保定,史雪娜

论文导读::资本项目适时的开放会对货币国际化起到促进作用,鉴于人民币已经在一定区域内成为结算货币,按照“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路径,下一步应着眼于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推广,而这一进程应与正在实施中的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相结合。在以资本项目开放的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过程中,应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的资本输出方式,注重金融市场的深化,同时保持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论文关键词: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从理论层面来讲,国际货币应承担提供国际清偿力的义务,资本项目适时的开放会促进该货币的境外持有和流通,扩大供给,对货币国际化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已经跨越了国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周边国际化,特别是部分边境贸易已经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按照学术界普遍达成共识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路径[1],下一步应着眼于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推广。因此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与正在实施中的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行有机结合,着重解决扩大供给、刺激需求、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中推动人民币进一步的国际化。

一、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主要的资本输出方式

资本项目开放对于推动货币国际化的一大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资本输出扩大货币供给。在金融市场动荡、投资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在输出资本的多种方式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应为中国的第一选择。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流动性短缺,发达国家的海外资金大量从新兴市场抽离,许多深陷危机的国家,面临企业资产缩水、投资不足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欢迎外资进入。另一方面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周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09年全年升值64 个基点,2010年上半年升值373个基点经济学论文,自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重启汇改至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3.13%[5]。这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2011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境外设立或取得企业或项目全部或部分权益。因此中国企业可考虑趁此机会,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发展海外实体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这些海外企业的建立,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培育和发展还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的海外需求,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龙源期刊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已有一定的基础。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各种有比较优势的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即使是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达到55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两倍。2010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94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为达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在投资过程中,要逐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政府应对以人民币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扶持,特别是在资金融通方面,通过政策性银行、并鼓励商业银行多给予信贷支持,这样既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扩大了人民币向境外的输出,这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范围和影响的扩大。

二、以上海和香港为中心循序渐进的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与深化

国际化的货币必须有充足的存放和流通渠道,以及高效的保值和增值场所,那么一个开放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就是必需的。在这一方面,香港和上海应作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的主要试验田,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在金融市场的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发挥先锋作用。

1. 以香港为中心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

香港是一个老资格的国际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众多,金融市场开放,特别是几乎无任何壁垒的贸易制度、自由兑换的货币、活跃的外汇市场和成熟的监管机制,是内地城市无法比拟的。近年来人民币在香港的流入流出量日益增加,存量规模也相当可观,而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人民币离岸市场应运而生。特别是2007年1月,央行准许内地金融机构经批准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这明确了以香港为中心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目标。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作用在于为境外人民币的存放和回流提供一个合法的渠道,促进人民币资产的海外持有,包括作为私人资产和官方储备,反过来又会对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特别是国际大宗交易的结算货币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会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学论文,而这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基础[2]。在未来发展上,香港应逐步扩大和提高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广度与深度。首先,在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基础上,渐进式的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企业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业务,以贸易结算业务为主,再进一步开始非经常项目项下的各项业务,特别是促进离岸人民币借贷市场的形成;第二,巩固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市场,并拓展其流通市场,以满足交易者的流动性需求;第三,利用香港良好的市场基础和信息机制,完善无本金交割的汇率远期合约NDF、无本金交割期权NDO、无本金交割掉期NDS等离岸人民币金融衍生工具,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持有者规避风险的需求。

2. 以上海为中心建设人民币在岸市场

上海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完全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在香港主力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前提下,上海应把重点放在在岸市场建设上,尤其应重视目前比较薄弱的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建设。金融衍生品及其交易市场不仅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更有效率的配置金融资源,并且可以作为市场主体规避风险、投资投机的有效工具。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主要形式的衍生金融产品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是保持和提高美元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以IMM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为美元持有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避险获利的空间。这样的产品和市场也是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必需的。因为人民币衍生金融产品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吸引更多的主体进行避险和投机操作,而且还借助其价格发现的功能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有助于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有效调节,这都有利于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建设。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标志着我国重新开始了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在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建设过程当中,上海应以自己作为全国银行拆借、外汇交易、黄金交易、证券交易中心的地位作为依托,充分利用自身在经济基础、创新意识、国际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法规建设,提高监管机构及人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严格金融执法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一方面对保证金、逐日盯市、每日清算等相关制度要保证遵循,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行政干预力度,保证整个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在市场建设方面,第一,应着重微观主体的塑造,重点培养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正确引导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促进市场的良性成长;第二经济学论文,在产品种类方面,可首先尝试在我国市场交易规模较大较为活跃的国债市场的基础上推出国债类衍生品,还可将发展重点放在股指期货等股指类衍生品上,优先发展交易所市场,循序渐进的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

三、保持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保持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避免过度升值的现象发生,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某一货币存在较大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会促使投资者将外币兑换成本币,以期许在本币升值时获得相应的汇兑收益龙源期刊。在持有本币的过程中,最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是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因为这类资产收益高且变现容易。大批投资者的相似行为和巨额资金的进入会促使股价房价上涨,如此恶性循环就极易出现经济泡沫。而后,当本币贬值预期产生,资本外逃出现,经济即陷入停滞和萧条,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受到严重的影响。

以日元为例,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当中同时伴随着日元的升值,甚至是过度升值,长期偏离经济基本面,对于本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的扩大却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同时导致国际投机资本涌入,资产泡沫形成,一旦发生本币贬值预期,资本外逃,经济即陷入停滞和萧条,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受到严重的影响[3]。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当年日元过度升值的情况发生,避免汇率脱离经济基本面,影响实体经济,引发投机资本冲击。

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救市措施的实施,经济开始回暖,但同时也存在结构问题和通货膨胀的风险。2010年我国CPI同比增长3.3%,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不断增长、交易价格开始攀升,投机行为和资产泡沫发生的机率增大。并且在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和国际化的过程当中,跨境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流动将愈加频繁剧烈,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影响的程度加大,特别是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套利资本不断涌入,会进一步引发人民币汇率的过度升值和投机资本的持续进入经济学论文,未来出现货币逆转和资本外逃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

作为我国来说,首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水平更具有合理性,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启汇改,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未来央行监管应注重营造环境和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的改革,主要是增加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特别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做市商制度和外汇远期、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进行套期保值等操作时的价格发现功能,使人民币市场汇率水平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市场主体的供需愿望。另外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应该更加公开、透明、有效,可通过设定汇率目标区[4],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适当控制,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过度升值的现象,以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第二,要以控制房价为关键,防止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更多的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控制资产泡沫的扩大;第三,应注意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监管,特别要注意从2010年年底货币政策从紧后跨境美元套利交易造成的热钱流入。


参考文献:
[1]张蓓.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及路径选择:文献综述[J].管理观察,2009,(6):28-30.
[2]徐新华.国际中心货币、离岸人民币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J].北方经贸,2009,(5):111-114.
[3]高圣智.汲取“日元国际化”经验教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西部金融,2007,(12):11-13.
[4]何慧刚.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与人民币国际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9-25.
[5]2009、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EB/OL].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safe.gov.cn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以创意提高义乌小商品竞争力_研究开发
下一篇论文:全球化视角的综合商社产业链整合:一个综合商社模型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