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TAFE课程模式下的《客房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11-07-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课程模式内涵。分三个阶段:首先改革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然后改革传统的难以与能力标准对应的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论文关键词:TAFE课程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工作任务

 

1.研究背景

1.1 TAFE课程模式内涵

TAFE学院即澳大利亚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是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1]。TAFE课程模式是国际公认的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采用以能力为本位(CBE)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澳大利亚国家制定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框架,同时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培训包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进行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和标准化的课程形式[2]。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以学生获得实际技能为教学重点。

1.2研究意义

伴随教高16号文(2006)、国务院41号文(2009)、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我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教学理念的深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原有《客房管理》课程改革滞后教育学论文,课程开发体系特别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已不适应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不容易达到酒店客房岗位技能标准。因此,本文借鉴TAFE课程模式对改变《客房管理》课程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岗位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重试卷考试、轻技能的考核方式,重以教师为主导、轻以学生主体的角色错位,促进教师参加生产实践,提升“双师素质”,编写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用性教材,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学校与社会就业的无缝链接,均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外比较流行和成熟的高职课程模式研究有北美的CBE课程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模式、澳大利亚TAFE课程模式(吴缨,2008)。各课程模式特点表现在:(1)CBE课程模式对改变传统学科课程有积极作用,但注重强调满足社会经济需要,强化教育经济职能,而忽视人的潜力开发和个体培养;(2)“双元制”课程模式中企业可参与高职教育,缓解高职教育经费短缺和理论实践脱节问题,但难以同时满足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3)MES课程模式可缩短培训与就业的距离,有助于提高人的学习效率。但此课程模式适合于员工短期培训,对于高职教育暴露出明显不足(马达,2009);(4)TAFE课程模式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质量观(黄日强,赵函,2008)论文的格式。其课程设置围绕社会、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人的实用技能为主教育学论文,对人的潜力开发、个人发展、职业需求等方面可以弥补以上模式不足,是CBE课程模式、“双元制”课程模式和MES课程模式的内在统一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

目前国内学者对TAFE课程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1)TAFE课程模式理论研究。黄日强(2005)、熊少微(2007)从TAFE学院的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2)TAFE课程模式论证研究。马长世(2001)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为例从TAFE课程开发内容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证研究;(3)TAFE课程模式实践应用性研究。胡海燕(2007)、张东(2008)、张倩(2008)借鉴TAFE课程模式在《商务秘书》课程、商科类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应用和探索性实践。因此,剖析我校《客房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技能包”,借鉴TAFE课程模式,对原有《客房管理》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

2.基于TAFE课程模式下的《客房管理》课程改革

2.1改革思路

针对我校《客房管理》课程改革的滞后及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借鉴TAFE课程模式,以酒店客房岗位标准所需职业能力为导向,分三个阶段:首先改革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以客房岗位工作过程构建项目课程项目教学体系;然后改革传统的难以与能力标准对应的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能力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最后改革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构建“本土化”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见改革思路示意图)。

课程体系

《客房管理》课程改革思路示意图

2.2改革内容

2.2.1改革学科式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客房岗位能力的课程项目

改革原有以学科结构为主的课程体系,根据客房岗位能力分析,《客房管理》课程培养的能力可分解为基本素养、专业基本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各种能力原则上是相互独立,一般按岗位工作任务流程从认知到适岗、轮岗、竞岗的层级性来安排顺序,也可以根据岗位工作环境、教学资源等情况调整。然后根据各种能力进行构建课程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教学目标、能力标准、活动过程、相关知识、能力鉴定等。在设置项目时,对于知识含量非常大的教学内容,独立设置项目。对于那些知识含量比较少的内容,则根据内容之间逻辑和层级关系教育学论文,可合并形成一个项目,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利用这种方法重组《客房管理》课程项目体系,每个项目又有多个工作任务,分理论篇项目和技能篇项目(见表一)。

表一 课程项目和工作任务表

 

项目(理论篇)

工 作 任 务

项目(技能篇)

工 作 任 务

项目一

认识客房

任务一:清晰客房概念

任务二:了解客房的类型

任务三:了解客房设计

任务四:绿色客房

项目一

宾客抵店前的准备

任务一:走客房及空房的卫生清洁

任务二:房间设施的清洁与保养

任务三:公共区域卫生清洁与保养

项目二

了解客房部

任务一:了解客房部的主要作用

任务二:明确客房部机构与业务分工

任务三:了解客房部员工岗位职责

任务四:明确客房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项目二

宾客抵店时的迎接

任务一:宾客入住前检查与准备

任务二:普通客人的入住迎接

任务三:VIP客人的入住迎接

任务四:入住接待过程中质量控制

项目三

了解客房服务质量管理

任务一:选择合适的客房服务模式

任务二:设立有效的客房服务项目

任务三:制定科学服务规程及质量标准

任务四:加强客房服务管理与质量控制

项目三

宾客住店期间的日常服务

任务一:对客房服务进行质量管理

任务二:住客房的卫生清洁

任务三:日常接待服务

任务四:特殊接待服务

任务五:宾客投诉的处理

项目四

了解客房成本控制与管理

任务一:客房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管理

任务二:客房设施设备成本控制与管理

任务三:客房用品成本控制与管理

任务四:客房部预算的管理

项目四

宾客离店服务

任务一:宾客退房前的准备

任务二:送别客人及行后检查

任务三:损坏及带走物品的处理

任务四:客房遗留物品的处理

项目五

客房安全管理

任务一:认识客房部安全系统

任务二:客房部钥匙管理

任务三: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任务四:防止盗窃

项目五

客房综合技能实训

任务一:标准客房综合技能实训

任务二:做床技能实训

任务三:突发事件处理实训

2.2.2改革学科式的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内容

(1)课程项目内容设计以岗位能力为核心

客房岗位工作能力结构应当成为课程内容结构的基本依据。在设计《客房管理》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岗位工作体系结构,使《客房管理》课程内容结构与岗位工作能力结构基本一致,其次考虑项目内容结构的内在逻辑,最后考虑知识的难易程度。项目内容设计结构充分体现了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组织和逻辑。因此在课程项目设计时,以客房岗位能力为本位,同时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客房岗位认知规律分配渗透到项目中去,使学生明确客房工作岗位及工作范围、应该具备的能力等,从而确定课程教学目标、项目选择、知识分配都要围绕客房岗位能力的实现论文的格式。

(2)课程项目内容设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课程项目内容设计本质上是基于工作任务的诸多子工作任务整合而成,是“任务驱动”的课程。因此,《客房管理》课程项目结构设计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应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工作任务,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融入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性知识、拓展型知识、学习效果评价等,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其中,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感知、认知和理解教育学论文,进而促进学生感性的、弹性的职业素养的形成;实践知识是基于完成工作任务的要领,主要包括客房制度知识、岗位工作情境知识和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拓展性知识是对项目设计中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知识的补充。

2.2.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构建基于项目设计中“技能包”标准

改革原有的试卷考核方式,构建基于项目设计中的岗位技能、知识运用、综合素质的课程项目考核评估体系――“技能包”,包括单项能力考核评估、综合能力考核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评估。“技能包”是由骨干教师、酒店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评估中心等研究制定的考核标准,遵循“有效性、实践性、灵活性、公正性”原则,应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对于每个项目都应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议。因此,《客房管理》采取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学习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知识考核范围是“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用当场抽签方式定项目任务(范围为5个实训项目);学习过程考核是以学生的出勤、作业和各子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由教师和其他组同学打分)组成(见表二) 。

表二、考核评估成绩组成

 

考核评估成绩

考核项目

所占分值(%)

备 注

知识考核

20

给出试题库(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单技能考核

20

单个工作任务实训完后考核和评价

综合技能

40

5个项目当堂抽签,根据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和评价

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

20

出勤、作业和各子项目完成情况

3.结语

借鉴TAFE课程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从我校《客房管理》课程建设现状出发,《客房管理》课程改革正从传统学科体系的“以升学为导向、以学术能力为目标”逐步朝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转变。构建基于客房岗位能力的课程项目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内容,以及构建基于能力考核的项目考核评估体系,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客房职业素养、岗位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与社会就业的无缝链接和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海燕.高职教育TAFE课程模式及其探索性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07, 28 (7):164-167.
[2]张东.澳大利亚TAFE课程模式在商务秘书实务课程设计中的运用[J].秘书之友.2008,(6):34-37.
[3]吴缨.借鉴国外课程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42-44.
[4]马达.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及借鉴[J].当代经济.2009,(13):56-57.
[5]黄日强,赵函.能力本位:澳大利亚TAFE学院职教的重要特征[J].职教论坛.2008.12:57-6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精神_教育教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创新探索_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