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社会参与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二)能力本位
职业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区别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本位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高职安于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必然要求。我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探索模块制教学改革。试行按“四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素质)模式特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心理课和就业指导课等公共课作为德育模块;以机电系、旅游系、教育系为试点,改革教材建设,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试行模块制教学、项目式教学、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训练、养成好的职业习惯,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
(三)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高职院校更应重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依靠产学结合,使每一个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都能找到位置。因此,我院十分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坚持学校与产业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协调,课本与市场相统一的育人机制。这种结合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方向,根据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例如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将所有与酒店实际操作相关的课程全部转移到河源假日酒店、凯悦大酒店里,教师住在酒店,酒店提供了专门的理论课程教学教室,实训课程直接利用酒店的前厅、客房、餐厅进行教学,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我校制定了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过合作教育,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对行业和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专业意识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加强,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教学成本。对企业而言,无须付出员工的前期培训费用即可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一线人员,提高了企业声誉,降低了用人风险和人工费用,提高了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缓解了旅游旺季员工紧缺的压力。二是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见习、实习或顶岗工作,目前我院各专业已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实训(习)基地100多个。
(四)双师执教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就是教师既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职业技能证书。因此,我院制定了一套培养双师型教师方案:一是鼓励教师通过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进修等途径取得第二职称;二是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选调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三是建立一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兼课教师队伍。目前,我院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70%以上,兼职教师人数的比例提高到总数的30%以上。
(五)双证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灰领或者说银领人士,双证制是对高职毕业生成为职业人的基本要求。双证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毕业证书之外,同时要取得至少一张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岗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发展潜力。目前,我院经上级部门批准成立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了电工、车工、中式烹饪、客房服务员等17个工种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成立了由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设立了国家秘书职业技术资格证、国家导游证等多个国家级考证点以及全国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等多个培训基地。我院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 %以上。
三、社会参与,是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推助器
要使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投资体制,不断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尽可能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鼓励多渠道、多样化的办学方式,使高等教育事业更快地、更健康地向前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这是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也是各国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经费短缺问题而采取的共同措施。免费论文。我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经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通过立法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这从法律上确立了高校除了接受财政投入外,还应依法承担起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任务。
我院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基础薄弱等困难,近年来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办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积极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办学
2004年,我院新校区建设首期需要资金2亿多元,资金缺额达6千多万元。为了解决资金短缺,我院积极进行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达3500多万元,捐赠电脑 、图书、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一大批。通过吸收社会资金,我院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二、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完善后勤社会化体制
新校区开学后,我院从体制上改革,让生活后勤完全脱离于学校管理之外,由企业进行投入,企业通过市场进行运作,实现真正的后勤社会化。2004年9月,我院对校园卫生、绿化进行公开招标,河源芳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中标,承包管理学院环境卫生及绿化等工作(2004年9月——2005年7月),学院后勤社会化运作迈出坚实的第一步。2005年8月,学院将绿化、卫生、保卫、水电、宿舍、课室管理及校园维修进行了公开招标,珠海中竣物业公司中标统一管理,基本实现了后勤服务社会化。同时,学生饭堂由原来独家承包变为三家经营,大大提高了饭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后勤保障工作得到明显改观。另外,通过后勤社会化方式,由广晟公司投资建设7000平方米的学生饭堂和22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一期、公司投资逐年还款形式)已于2004年9月投入使用。2005年由广晟公司独立投资兴建的2.8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二期)及教师公寓建设顺利。2005年9月,学生已入住二期学生公寓。同年12月,首期教师公寓完工,2006年3月教工入住新居。据统计,我院通过后勤社会化引进资金达6250万元。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下一篇论文: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