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语义模糊性使语言变得灵活而丰富。本文是从教学实践出发浅谈一下语义模糊性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及其对教学方法原则上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学
对于人类来说,不管是其身所处的客观世界还是其心所感的主观世界,都是具有模糊性的。自1965年首次被提出到现在,模糊理论已经在很多学科得到了认可和研究。而语言是人类用来描述世界、交换信息的工具,因此,模糊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它使得人类可以“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
模糊语义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所指对象的范围不易确定,对其所指对象的介绍上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语言模糊性在语义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的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有些词的意义所概括的范围没有明显的界限,根据意义和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模糊性名词
如:表示时间的词:spring与summer之间,day与night之间,一般都没有明确的界限;表示颜色的词:blue,yellow等都包括了色谱上一系列连续的颜色;表示地点方位的词:north, south的划分,hill,mountain的区别,brook, river, stream的辨别,town, city之间,在词义上都没有明确的上下限。
② 模糊性动词
例如:attempt, try等表示抽象动作的动词都没有明确的区分界线;而英语中的get一词更是含义丰富,“We’vegot it.”这句话中,got一词可以表示find,understand, catch, finish等各种动词意义。
③ 模糊性形容词
例如:tall和short, fast和slow等描述性形容词,ugly和beautiful, excellent和good等表示评判性的形容词,他们的精确程度都很难确定,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划分的标准也不一样。
④ 模糊性代词、指示词
像here, there,we, them, these这类词分别代指什么样的范围,我们是很难确定的。
⑤ 模糊性数词
有些数词,在不具体指精确数字,而是泛指“多”时,也具有模糊性。例如: She has warned meagainst pickpockets twenty times.
她提醒过我很多次要我提防小偷了。
She has a hundred and one things to do. 她有好多事要做。
同类的表达还有a thousand and one(许多)、tens of thousands(好几万)、ten toone(十有八九,很有可能)等。
⑥模糊性副词
表示程度的副词本身就具有模糊的词义。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once in a while, infrequently,seldom, rarely, never它们之间是无法划定一个确切的界线的;而现在、最近、近来、以前、过去之间的确切距离,我们也一样无法确定。论文参考网。
副词是模糊最强的一类限定型语词符号,语用学中称之为模糊限制语(linguistic hedges)。当说话人不想把所谈的事物说得太确切,只给听话者一个话题的范围,使其在这个范围内理解事物时,可使用这类模糊词语,如: kind of, roughly, somewhat, strictlyspeaking, especially, hardly, nearly等等。
2. 句义的模糊性
句义的模糊性是指句子意思和话语意义之间的可此可彼和游移不定(Leech J Lyons),也就是我们在语言教学中通常说的字面意义(implied meaning)和隐含意义(literal meaning)。例如:
① the girls with flowers可理解为the girls that are decorated with flowers, the girlswho are trying to sell flowers或the girls that carryflowers in their hands
② I didn’t teach English because it was easy.这句话的模糊性表现在not这个否定词的词义上。若把not看作是修饰主句谓语动词teach的否定成分,则此句可理解为:I didn’tteach English and the reason is that it was easy.但若把not看成是原因状语从句中的否定词,则此句可理解为:I taught English, but the reason is notthat it was easy.
按照一般的语言规律讲,只有合乎语法、合乎逻辑的语言才是准确明朗的,但在平时的交际生活中,不合语法、不合逻辑的语言并不少见。甚至在特定的语境中,只有这些模糊语言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语义,同时还带有一种非凡的语言魅力。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在词义、句义上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进行启发式教学,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其想象力。论文参考网。多“鼓励”学生去“猜测”词语和句子在篇章中“可能”所具有的意思;而不是“要求”学生“回答”出词语和句子的“正确”意思。
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语言的表达应该准确无误、清晰明了,而模糊不清则会影响表达效果、引起误解,是必须避免的。论文参考网。在此影响下,英语教学也一直强调语音标准、语法正确、词语精确,于是学生死记单词,教师死抠语法,最终导致英语教学变得一板一眼、毫无灵活性。其实,“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作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必然会带有模糊特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在自然准确的大前提下,适当增大语言应用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交际需要去“模糊地”、灵活地运用语言,而非“准确地”、僵硬的套用语言。
参考文献:
[1] 王宏. 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 外语教学, 2003(2):9 .
[2]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余富斌. 模糊语言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