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传统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之比较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课程活动主要依赖于直接的资料来源和可操作的资料。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基础上。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创设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6、关于学生的地位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被认为是“白板”,教师在上面刻下信息。在传统的学术领域,教师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习的速度和节奏,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不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主动权。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单独学习,单独完成只需要低级水平技能的任务――完成一份又一份类似的练习册和作业。一旦自己不能决定学习,学生个人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在建构主义课堂上,学生被认为是思考者,提出关于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建构主义课堂上,学生主要以小组方式学习。在这个学习小组中,学生要与同伴分享自己探索的结果,解释自己探究的方法,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想法,借鉴他人探索的成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

7、关于是否重视学生的观点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寻求正确答案,来证实学生的学习,而学生的思考是不受重视的。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问题,而且多数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不是努力帮助学生思考复杂的问题,而仅仅关注学生是否知道了“正确”答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并不值得推崇。除此之外,传统测试也不要求学生表达及详尽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要求“正确”答案。“不是”、“好”、“正确”、“错误”是学校里反复使用的评价词语中的几个。这类反馈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依赖。长期以往,学生们就会仅仅琢磨教师想要的答案,而不是思考并探索问题。这样的环境使学生和教师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建构主义课堂上,教师寻求学生的观点和现有的理解,为日后的课程教学做准备。建构主义教师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阐明问题的本质,并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教师通常不指出哪种答案“正确”,而是请学生们解释他们各自的答案,并对他人的答案做出反应。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非判断性反馈,如用附加的问题去应对学生的问题;以似是而非的矛盾观点应对学生的结论;当学生表明观点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话应对――“你的观点对我很有意义”,“这是我以前很少研究的事情”。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取悦教师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应该负起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责任。

8、关于教师的角色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教学,传递信息给学生。教师经常传播知识,并普遍期待学生能够辨别、复述那些知识,课堂被教师的话语所霸占。在一个课堂交流流程图里,所有箭头都指向教师或从教师那里出发。

在建构主义课堂上,教师常常与学生保持互动,为学生协调环境。教师通过减少他们希望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和事实,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教师通过思考和关注自己从教学实践中选择的主要概念,为学生提供用以指导他们鉴别概念的资料和问题;建构主义教师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阐明问题的本质;教师留给学生时间,鼓励他们寻找相关性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调节新出现的相关性,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目前的假设相适应,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理解。总之,教师的责任是创造学习环境,使学生承担起天经地义的学习责任。

9、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教学分离,几乎全部采用测验和考试的方式。论文格式。考试驱使着教学,大多数教师的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在帮助学生准备多项选择考试,因为后者是必须通过的。而在各地,学生也是通过没完没了的考试、测试、小测验,无休止的作业、练习册、背诵、问答题来证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所学的课程。考试,特别是多项选择的考试,其结构是为了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某些特定知识相关的信息,测验中涵盖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个知识点吗?”,而这些知识点通常由课程指导纲要或教学大纲规定。测试的焦点是位于外部而不是内部;是关于资料的而不是关于个体的建构。因此,这样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就出一批缺乏主动性并被拴在凳子上的学习者。

在建构主义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学习状态中的学生、学生的展示以及个人作品档案来进行评价。有效的评价只有发生在富有意义的背景中,并且与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相关联时,它才能够最自然、最持久。有效的评价活动同样也与特定的知识相关,但并非围绕特定的信息去组织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展示他们所内化的内容以及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所学到的知识。这样的评价活动涵盖的主要问题是――“你知道什么?”。有效的评价活动贯穿在教学中,贯穿在师生互动中,贯穿在教师观察学生的互动中,贯穿在教师观察学生与概念和资料发生的互动中,比起考试及外界形成的评价任务,这样的评价将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

贯穿在教学中的评价是自然的,但不是特别容易的。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更难组织,并且需要评价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但是富有意义、与背景紧密相关的评价方式其益处显而易见。首先,评价的同时,学习在继续。为了解决复杂的问题,学生需要应用以往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环境,并建构新的理解。在传统的“测验――考试――测验”模式中,当评价发生的时候,学习过程几乎停止了。其次,因为有效的评价任务要求学生在新的背景中应用原有的知识,教师便能够区分那些知识已经被学生记住、那些知识已经被学生内化。再次,以背景为基础的评价使多种评价方式能够达到同样有效的结果。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在基本假设和重要理念上存在着重大区别。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本位,建构主义教学以学生为本位;传统教学看重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建构主义教学着重于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是去问题教学,建构主义教学则是一种不断启发新问题的教学;传统教学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建构主义教学则是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新观点的教学;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联系不紧密,建构主义教学则强调教学相长;传统教学以教定学,建构主义教学以学施教;传统教学中评价与教学相分离,建构主义教学中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一句话,传统教学符合我国的思维习惯,这也正是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而建构主义教学,因其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对创新精神的推崇,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参照,不断检讨传统教学之不足,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 ,Martin G.Brooks著;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
[2] 赵明仁 ,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不同电阻挡测同一二极管正向电阻为何不同
下一篇论文:磁转速表指针摆动的分析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